导Lead语

脑栓塞是由血液中的各种栓子,例如心脏内的附壁血栓、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脂肪、肿瘤细胞、纤维软骨或空气等,随着血流进入脑动脉而阻塞血管而造成的。当侧支循环不能代偿时,就会引起被阻塞动脉供血区脑组织缺血性坏死,进而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在各种栓子来源中,心源性的最为常见,大多数脑栓塞患者都合并有心血管疾病。而脑栓塞一旦发病,就会进展迅速,如果没有及时将栓子溶解或取出,就可能造成永久的瘫痪。

家住佛山的王阿姨今年已经61岁了,以前就出现过阵发性心房纤颤的情况,但是没有在意,感觉不舒服时就躺着休息一下,也没有规律服药。年关将至,王阿姨更没有想起自己的老毛病,满脑子都是怎么张罗好过年的事情,日子还是像往常一样,继续紧锣密鼓的忙碌下去。

但是没想到就在元旦的前几天晚上,王阿姨在打理家务活的时候,突然感觉胸口比往常更加烦闷起来,随后只是过了一小会儿,王阿姨就感觉自己的左手和左脚都动不了,半边身体也是麻木的,无法站起来。家里人发现王阿姨的异常情况后,赶紧开车将医院。

医院后,检查头颅CT影像,发现在右侧大脑中动脉处存在高密度影,考虑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出现栓塞。从晚上八点开始发病,到考虑是脑栓塞已经过了两个小时了。

此时尚处于静脉溶栓的窗口期,如果溶栓的效果好,就可以将阻塞的脑血管打开,重新建立供血。在积极的治疗思路下,家属同意按静脉溶栓处理,医院予以rt-PA60mg静脉溶栓治疗。

可惜就算是再成熟的溶栓治疗方案,也不可能保证每一次溶栓治疗都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只能在一定概率上让患者有了恢复的可能。这一次的溶栓治疗就没有达到预期,处于大脑中动脉位置的栓子并没有被溶解。在病因没有被解决的情况下,王阿姨的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呕吐,双侧瞳孔不等大等危重表现。

快速型心房纤颤,T波改变

所幸家属并没有放弃,医院对王阿姨予以脱水减低颅压处理后,就立即联系我院。我院接到消息后,立即派救护车接回,并为王阿姨开通绿色通道。这时候已经第二天的凌晨四点了。

从发病到现在已经过了八个多小时,而且已经在外院做了溶栓的处理,此时采取静脉溶栓的治疗方案已经不适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想要进行积极的治疗,让王阿姨有恢复的可能,就得通过机械取栓,直接将栓子从血管中取出。

好在我院自起开展脑梗塞绿色通道以来,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流程,可在短时间评估后迅速为患者启动溶栓取栓治疗。医院对错过溶栓治疗窗或者溶栓治疗效果不显著的患者已经无计可施,但我院还可行机械取栓术进一步治疗。

在神经内一科、介入室等科室的协力合作下,最终成功的将王阿姨脑血管中的血栓取出,恢复了脑部血供。当然,王阿姨发病的症状较重,而且从发病到取出栓子之间的时间间隔也较长,所以刚开始还要在监护室观察,但是随着王阿姨病情的稳定,几天之后就已经转入到普通病房中休养。

术前DSA冠状位影像

术前DSA矢状位影像

术后DSA冠状位影像

术后DSA矢状位影像

手术过了五天,我科为王阿姨复查CT影像。可以看出,相比较手术前,右侧大脑中动脉的高密度影已经明显减轻了。

目前王阿姨的状态已经好了很多,相信再过几天,王阿姨就可以回家,和家人一起过一个幸福快乐的新年。

专家指导:

长期以来,治疗急性脑梗塞最好的方法是在发病4.5小时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rt-PA)。若使用国产的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时间窗可放宽至6小时,但疗效相应会减弱。无论是国产药物还是进口药物,溶栓的再通率均较低,仅有约33%的患者可完成血管再通。

近2年公布的一系列临床试验结果证实了机械取栓对于脑梗塞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和静脉溶栓相比,出血的副作用更小,对治疗时间窗的要求可以进一步放宽至8小时甚至最长可放宽至24小时。因此该手术目前在国内外正在广泛开展。但是该手术对于人员和设备的要求较高,目医院。

专家介绍

王展航

医院院长助理,神经内科主任兼神经内一科主任,医学硕士,主任医师

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认知障碍分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脑血管病学分会委员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神经内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保健协会老年痴呆医养融合分会副主任委员,抗衰老及脑变性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康复学会神经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认知睡眠障碍防治与脑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神经内科管理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医药成果转化应用分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罕见病分会委员,广州市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免疫学组副组长,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华南名医专家委员会第一届医学专家会员。曾任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委员,广州市医学会神经内科分科学会委员。

专业:脑血管病、神经系统感染及免疫疾病,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诊治主持省级课题1项,获得省级科研成果1项,参与国家级、省市级多2项,国内外已发表论文60余篇,参与主编《神经内科常见疾病诊断与治疗》,参与编写《神经遗传病学》第二版。

专家门诊时间:星期一上午08:00-12:00,下午14:00-17:30

24小时咨询

医生办公室-转

护士站-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honghuazi.com/shhzcf/8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