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五,正当大家都在春节祥和团圆的氛围中团聚的时候,我科来了一位特殊的病人,由外院救护车密切监护着转入我院……病人51岁,男性,来我院2天前突发左侧肢体无力,伴麻木、发凉感,外院头部MRI提示:急性-亚急性期脑梗塞,给予药物治疗后,为求进一步治疗,急诊救护车转运至我科。入院后查体:左侧肢体偏瘫,肌力2级,感觉减退。病人无法自主翻身,生活无法自理。入院查MRI提示:1.右侧额顶叶、右侧基底节区急性-亚急性脑梗塞,建议结合临床及相关检查协诊;2.双侧筛窦炎。完善头、颈、心联合CTA如下:CTA提示:1.右侧椎动脉、右侧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起始处管腔局部重度狭窄,余管腔不规则轻中度狭窄;2.颅内动脉硬化;3.右侧枕叶及右侧顶叶梗塞灶考虑;4.冠脉多支粥样斑块形成,第一对角支及回旋支远段管腔重度狭窄,余管腔不规则轻中度狭窄;5.右侧上颌窦、蝶窦及双侧筛窦炎。颈动脉超声造影提示:右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新生血管分级:Ⅳ级,提示为易损斑块;左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新生血管分级:Ⅲ级。入院后心脏超声提示:左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提示冠心),左室壁增厚(高血压心脏病样改变),左心大,左心功能降低(收缩+舒张),EF值40%。根据患者病情,给予患者抗板、降脂稳定斑块、营养神经、改善心功能等对症支持治疗,并请康复科会诊,协助患者行康复训练,制定符合患者病情的康复训练计划。经过精心的1周多的治疗后,患者整体病情较入院明显好转。患者心功能也有了较大改善,再次复查心脏超声提示:EF值52%。根据患者病情、相关影像检查及血液检验结果,经过团队认真的术前讨论,总结病例特点如下:

1.CTA提示颈内动脉及颈总动脉重度狭窄,多段闭塞;

2.超声造影:颈动脉多发不稳定斑块;3.陈旧型心梗,高血压性心脏病(EF40%纠正后52%);4.鼻咽Ca,颈部多次放疗史。单纯的CEA或者CAS无法完成,团队决定为患者进行复合手术治疗。拟择期为患者行右侧颈动脉内膜剥脱成形术+右侧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术中:在宋燕教授的带领下,团队同心协力,手术顺利结束!我们采取开放内膜剥脱手术和介入支架植入相结合的方式,直视暴露颈总动脉(组织黏连严重),反向逆流状态下,行颈内动脉支架植入,颈总动脉内膜剥脱并继发血栓清除,顺利开通右侧颈动脉血流,术后患者左侧肢体肌力恢复至4级。患者为宋燕教授团队及护理团队竖起了大拇指!术后,患者健步如飞,大步流星,与入院时判若两人!术后患者恢复顺利。术后一周,患者康复,顺利出院。出院前,患者与宋燕教授团队及护理团队部分人员合影留念。

抬着进来,走着出院!

患者恢复得这么快、这么好,离不开宋燕教授团队的精心治疗、对手术方案的正确制定和高超的手术技巧,离不开刘卫萍护士长带领下的护理团队对病人精心、耐心的护理,离不开麻醉科、康复科、超声科等兄弟科室的鼎力相助!正是郑大一附院各个科室间携手并进、互帮互助、团结奋进、努力拼搏,才为患者的康复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和保障,也彰显了郑大一附院“厚德、博学、精业、创新”的院训!医者,仁术也,博爱之心也。宋燕教授团队坚持认真、耐心对待每一个患者,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为每一个患者都制定详尽、完善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为做到“精准医疗”、“个体化治疗”而不断努力,争取让每个患者都能得到最好、最适合的治疗。

宋燕教授好大夫网站: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honghuazi.com/shhzcf/9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