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堂牛蒡子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07905.html文章综合执业药师教材、中国药典(年版)、《常用中药鉴别真伪》及及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会中药材图像数据库等网络资料!下面是今天分享的内容。牛蒡子NiubangziARCTIIFRUCTUS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牛蒡ArctiumlappaL.的干燥成熟果实。 相关名牛蒡、牛蒡子、大力子、大牛子、黍粘子、鼠粘、鼠粘子、恶实、炒牛蒡 图片来源教材 产地主产于东北及浙江。四川、湖北、河北、河南、陕西等地亦产。 采收加工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果序,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再晒干。 性状鉴别本品呈长倒卵形,略扁,微弯曲,长5~7mm,宽2~3mm。表面灰褐色,带紫黑色斑点,有数条纵棱,通常中间1~2条较明显。顶端钝圆,稍宽,顶面有圆环,中间具点状花柱残迹;基部略窄,着生面色较淡。果皮较硬,子叶2,淡黄白色,富油性。气微,味苦后微辛而稍麻舌。 饮片炒牛蒡子 形如牛蒡子,色泽加深,略鼓起。微有香气. 性味归经辛、苦,寒。归肺、胃经。 性能特点本品辛寒清散,苦寒清泄,并兼滑利,入肺胃经,能升能降。外散风热而解表透疹,内解热毒而消肿,上清宣肺气而祛痰止咳,下利二便而导热毒外出。发汗不如薄荷,长于清解热毒与滑利二便。主治风热或热毒所致诸疾,兼二便不利者尤宜。 功效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透疹,消肿疗疮。 主治病证(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2)风热或肺热咳嗽、咯痰不畅,咽喉肿痛。 (3)麻疹不透,风热疹痒。 (4)热毒疮肿,痄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入煎剂宜打碎,炒用寒性略减。 使用注意本品能滑肠,故脾虚便溏者忌服。 补脾消积口服液——经典组方 成份:水红花子,山楂,鸡内金,六神曲,陈皮,槟榔,白术,白扁豆,大枣。 免责声明 本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honghuazi.com/shhzgm/6469.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药课堂一水红花子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