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疑难杂症”字面意思上讲,“疑”就是疑惑,指在辨证方面,一些疾病症状纷杂或罕奇,病因病机复杂,致使辨证难明,诊断难定。“难”就是困难,主要是指治疗方面,或诊断不明,无法治疗;或诊断已定,疗效不佳,甚至治疗无效。

①临床表现繁多纷杂、罕奇。

②病因病机错综复杂。

③证型难分难辨。

④临床治疗效果不佳,预后不良或无效。

壹顺堂疑难杂症专家从理、法、方(经)、药(穴)等方面入手,经临床实施验证,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将其中辨证思路总结为七辨。

1.从痰辨证

中医有“怪病责之于痰”“百病痰作怪”之说。痰随气升降,遍身皆到,变化多端,在不同的病位又有不同的表现,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在心则悸,在头则眩,在肾则冷,在胸则痞,在胁则胀,在肠则泻,在经络则肿,在四肢则痹。

2.从瘀辨证

认为“血为百病之胎”,临床实践表明,以活血化瘀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疑难杂症,常会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代医学中的各类血管性疾病、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出现的某些神经官能症、血液系统疾病、结缔组织疾病及久病咳喘等,即使临床上不具备中医瘀血征象的规范特征,但瘀血形成的病理因素是存在的,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常会收到满意疗效。

3.从虚辨证

疑难杂症病程多长,久病致虚,或历经治疗,药物杂投,邪未去而正已损,故疑难病治疗又常以治虚为本。如冠心病、肺心病、肝硬化、糖尿病等,虽或有痰,或有瘀,或有郁,而事实上正气已亏,多属本虚标实之证,故不可治病不见人,一味祛痰、化瘀或解郁,忽视人体本身之亏虚,则终至功亏一篑。

4.从郁辨证

疑难杂症多久治难愈,患者为病所困,情志抑郁,久郁未解而终成疑难顽症者,故治郁为疑难病症调节之法,倘木郁得达,气血畅达,则痛疾自愈。中医有“百病皆生于气”的说法。

5.从风辨证

由风邪所致的疑难杂症,可分为外风证和内风证。外风一般指风邪侵犯人体后,因治疗不及时或误治,衍生诸多病证。内风一般由脏腑功能失调而产生,其病机与病证有肝阳化风,如中风、半身不遂、震颤;热盛动风,如高热痉厥;血燥生风,如皮肤病中的干燥、瘙痒、脱屑;阴虚风动,如病毒性脑炎后遗肢体筋挛肉,手足蠕动,甚或瘛疭。

6.从毒辨证

毒邪为病多为急重危候,在临床辨治方面也多有困难,属疑难病的范畴,非学验不丰之医而能为之。

7.无症可辨

临床有一些理化检验指标异常而无明显临床表现的情况,从传统的中医理论来看尚属“未病”阶段,辨证时没有足够依据,导致治疗上无从下手,如高脂血症多在中老年期发生,与衰老有一定关系,可导致和加重动脉硬化、冠心病和脑梗死等多种疾病。这些检验指标的异常可以看作疾病的前奏,属于未显证或潜证。由于动脉硬化、冠心病、脑梗死的共同病机为脾肾两虚、痰瘀内阻、脉络不畅或阻滞,推测高脂血症的病机为脾肾虚损、痰浊内生、血行涩滞、痰瘀互结,治疗宜健脾补肾固本,杜绝内生痰浊及浊血之源,另宜化痰活血以治其标,能取得良效。

疑难杂病专科是壹顺堂的中医特色专科之一,治疗手段为中药内服外用、传统疗法等中医特色疗法相结合(中医药为主),主治病种为疑病(检查结果无明显异常但影响日常生活的症状性疾病)、难病(慢性病和反复发作性疾病)、杂病(多种疾病状态并存治疗棘手者)和西药不耐受患者,欢迎您来壹顺堂名中医馆,多名中医疑难杂症专家为您辨证论治,提供更好的解决办法,找到病因祛除病根。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honghuazi.com/shhzgx/10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