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即房颤)是发病率最高的快速性心律失常疾病。房颤除了会导致心悸、胸闷和晕厥,更重要的是会导致脑梗甚至偏瘫。抗凝治疗是房颤治疗关键,但对于出血患者,如何权衡栓塞和出血风险,往往成为房颤治疗的难题。但是随着医疗技术的进展,曾经的抗凝难题也变得不难么困难了。

患者故事

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位68岁女性,患者7年前体检发现心房颤动,后间断心悸,未规律诊治。7天前患者步行时突发左侧肢体无力、站立不稳伴左侧眼睑下垂。来我院急诊,查体左上肢肌力2级、左下肢肌力2级、嘴角歪斜,头CT提示未见出血灶,诊断为脑梗死并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口服降压药,血压控制可。还有糖尿病病史。入院后心电图:

问题1:患者脑血栓来源?

脑栓塞原因按血栓来源分为3类:心源性脑栓塞、非心源性脑栓塞和来源不明的脑栓塞,其中以心源性脑栓塞最常见(占75%).其起病急骤,常在数秒钟或数分钟内症状达高峰,少数呈进行性恶化。结合患者症状、病史,考虑此患者脑血栓为房颤来源。

入院后完善检查:肝功、肾功:正常范围。便潜血:阴性。入院期间排黑便一次,潜血弱阳性。超声心动:左房前后径31mm,LVEF61%,主动脉瓣硬化并反流(少量)。心电监护7天均为房颤心律。CHA2DS2-VASc评分:6分(年龄、女性、高血压、糖尿病各1分,脑梗病史2分);HAS-BLED评分:3分(脑梗病史、消化道出血、年龄各1分)。可见此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均很高!

问题2:下一步诊治方案:射频消融VS药物治疗治疗房颤?左心耳封堵VS药物抗凝防止血栓?

射频消融和药物治疗是房颤目前常用的治疗手段。药物治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相比之下,射频消融治疗手术成功率高,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抗凝治疗是房颤治疗的关键。最新的左心耳封堵技术,堪称房颤血栓“杀手锏”。研究证实,90%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心房血栓来自于左心耳。使用左心耳封堵术封堵左心耳,成功率可达98.5%,有效性达98.9%。术后缺血性卒中风险显著降低,相较服用华法林患者,心血管死亡率可降低60%。患者出血高危,间断消化道出血。选择左心耳封堵可使患者获得更多获益。

最终,患者选择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手术方案。医院郑金刚主任医师(心脏科主任兼结构性心脏病学组组长)和周益锋副主任医师(心律失常中心主任)带领下于导管室行心房颤动一站式治疗。

术后患者心电图恢复了正常窦性心律:

术中造影看到清晰的左心耳

同期行左心耳封堵

术中患者病情平稳,术后10小时下地活动。术后第医院继续治疗!

射频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是房颤患者恢复正常心律和防止血栓事件的最有效手段。

医院心内科是北京市最早开展房颤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的团队之一。心医院的巨大优势,联合我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脏血管外科和肾脏科等多个科室为各类疑难和多系统疾病患者精心诊治。

医院心内科期待能为更多的房颤患者带来福音!

医院站

生病

健康

开车时间

随时

13车14号

票价健康无价

一经认证全国有效

郑金刚

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结构心脏病学组长

周益峰

副主任医师,结构心脏病学副组长

医院心脏科是国家卫生计生委重点学科,医疗特色为:

1.复杂及高危冠心病介入治疗。

我科早于年即设立急性心肌梗死“绿色通道”,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手术成功率达99%以上;近年来于国内最先开展了慢性完全性闭塞病变、分叉病变、左主干病变等复杂介入治疗,现达国际领先水平。

2.复杂心律失常临床诊治,包括:

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手术。病种包括传统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复杂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房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频发早搏等的三维标测和消融手术,且手术成功率居于全国领先水平。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心脏起搏治疗,包括窦性心动过缓和房室传导阻滞的单双腔起搏器手术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再同步化(CRT)治疗和预防猝死的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仪(ICD)植入术,以及主动电极永久性希氏束起搏、室间隔起搏等手术。

3.结构性心脏疾病的介入治疗,包括各类先天性心脏疾病的治疗、预防脑梗的左心耳封堵治疗以及老年性瓣膜疾病的非开胸介入治疗等。

4.心力衰竭的药物规范化治疗和器械治疗如人工心脏辅助装置、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等,现为全国领先水平。

5.心内科其他常见疾病的临床诊治,如高血压、心肌病、心肌炎、高脂血症等。

医院心脏科

用心关爱您的健康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honghuazi.com/shhzgx/8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