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药丨褚实子补肾清肝明目利尿
药名:褚实子(chushizi) 别名:楮树、谷桑、谷实、谷子 出处:《名医别录》 分类:补气药 产地:主产于河北、河南、山东南等地 性味:甘,寒 归经:归肝,脾、肾经 功效:补肾清肝、明目、利尿 主治:腰膝酸软、虚劳骨蒸、头晕目昏、目生翳膜、水肿胀满 性状鉴别 楮实子呈球形或卵圆形,稍扁,表面棕红色,有网状皱纹或颗粒状突起,一侧有凹沟,一侧有棱,有的具果梗。质硬而脆,易压碎。胚乳类白色,富油性。无臭,味淡。 用法禁忌 内服:6-12g,脾胃虚寒,大便溏泻者慎服。 现代研究 果实含皂甙(0.51%)、维生素B及油脂。种子含油31.7%,油中含非皂化物2.67%,饱和脂肪酸9.0%,油酸15.0%,亚油酸76.0%。 中药附方 1、治脾、肾、肝三脏阴虚,吐血咳血,骨蒸夜汗,口苦烦渴,梦中遗精;或大便虚燥,小便淋涩;或眼目昏花,风泪不止:楮实(赤者)一斗。取黑豆一斗,煮汁,去豆取汁,浸楮实子一日,晒干,再浸再晒,以豆汁渗尽为度,再晒燥。配枸杞子三升,俱炒微焦,研为细末,每早用白汤调服五钱。(《本草汇言》) 2、治肝热生翳,气翳细点,亦治小儿翳眼:楮实子细研,蜜汤调下,食后服。(《仁斋直指方》楮实散) 3、治水气臌胀,洁净府:楮实子一斗(水二斗熬成膏子),另白丁香一两半,茯苓三两(去皮),为细末,用楮实膏为丸,如桐子大。不计丸数,从少至多,服至小便清利及腹胀减为度。(《素问病机保命集》楮实子丸) 4、治喉痹喉风:楮桃阴干,每用一个为末,井华水服之,重者两个。(《濒湖集简方》) 5、治目昏:荆芥穗、地骨皮、楮实各等分。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米汤下。(《儒门事亲》) 古籍记载 《本草求真》:楮实,书言味甘气寒,虽于诸脏阴血有补,得此颜色润,筋骨壮,腰膝健,肌肉充,水肿消,以致阴痿起,阳气助,是阴指其阳旺阴弱,得此阴血有补,故能使阳不胜而助,非云阳痿由于阳衰,得此可以助阳也。 若以纯阴之品可以补阳,则于理甚不合矣。况书又云,骨哽可用楮实煎汤以服,及纸烧灰存性调服,以治血崩血晕,脾胃虚人禁用,久服令人骨痿,岂非性届阴寒,虚则受其益,过则增其害之意乎。 《药性通考》:"楮实子,阴痿能强,水肿可退,充肌肤,助腰膝,益气力,补虚劳,悦颜色,壮筋骨,明目。久服滑肠。补阴妙品,益髓神膏。 世人弃而不用者,因久服滑肠之语也,楮实滑肠者,因其润泽之故,非嫌其下行之速也,防其滑而以茯苓、薏仁、山药同施,何惧其滑乎?" 《本草从新》:"楮实,陶隐居、苏颂、抱朴子,皆甚言其功,而方书用之为补者,除杨氏还少丹而外,不多见。 其他如《外台秘要》,用以敷治身面石疽,《机要》用以治水气臌胀,《集简》用以治喉风喉痹,《直指》用以治肝热生翳,无非凉泻软坚之义。则古本诸说,未可信也。" 褚实子食疗方: 褚实陈皮鲤鱼汤 组成:鲤鱼一条g左右,黄芪45g,茯苓45g,猪苓30g,陈皮15g,褚实子30g,水红花子30g,缩砂仁15g,田三七10g。 先把鲤鱼洗净去鳞,除掉鱼腮和内脏,加入黄芪、茯苓、猪苓、褚实子、水红花子、田三七、陈皮、缩砂仁及清水ml,煎煮后取出,再加少量红白糖及米醋。 服法:吃鱼喝汤,每日1剂,分2次服完,连服1周为1疗程,服时应忌钠盐。 功效:利水消肿、益气化瘀。 适应症:凡由肝、肾、心、肺疾患及营养不良所致的低蛋白血症性水肿、腹水、小便不利者,均可化裁加减应用。 点击 右图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honghuazi.com/shhzyl/6667.html
- 上一篇文章: 疫情对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主要影响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