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药性味归经规律探讨
糖尿病是怎样影响到眼睛的 http://www.shfangzhiyuan.com/etsgzl/5181.html 血脉通畅是男子性与泌尿生殖生理功能的重要基础,而血瘀脉阻在男科疾病发生发展的病因病机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故活血化瘀药是男科临床的常用之品。余以高学敏、钟赣生主编的《中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年2月第二版)为蓝本,对活血化瘀药物之性味归经规律进行分析,以药测证,探讨生理,梳理出关键环节,以期于临证用药有所裨益。。 活血化瘀药物共计32种,分为活血止痛药(7种)、活血调经药(0种)、活血疗伤药(9种)、破血消癥药(6种)四类。 统计原则:归经方面,以第一归经为主,第二归经次之;药味方面,以第一药味为主,第二药味次之;药性直接统计。 .活血化瘀药物简述.活血止痛药(7味) 川芎 川芎,辛,温。入肝、胆、心包经。血中气药。 延胡索,辛、苦,温。入肝、脾经。行血中气滞。 郁金,辛、苦,寒。入肝、心、肺、胆经。血中气药。 姜黄,辛、苦,温。入脾、肝经。血中气药。 乳香,辛、苦,温。入心、肝、脾经。 没药,辛、苦,平。入心、肝、脾经。 五灵脂,苦、咸、甘,温。入肝经。 .2活血调经药(0味) 鸡血藤 丹参,苦,微寒。入心、肝经。 红花,辛,温。入心、肝经。 桃仁,苦、甘,平。有小毒。入心、肝、大肠经。 益母草,苦、辛,微寒。入肝、心包、膀胱经。 泽兰,苦、辛,微温。入肝、脾经。 牛膝,苦、甘、酸,平。有小毒。入肝、肾经。 鸡血藤,苦、甘,温。入肝、肾经。 王不留行,苦,平。入肝、胃经。 月季花,甘,温。入肝经。 凌霄花,甘、酸,微寒。入肝、心包经。 .3活血疗伤药(9味) 土鳖虫 土鳖虫,咸,寒。有小毒。入肝经。 自然铜,辛,平。入肝经。 苏木,甘、咸、辛,平。入心、肝、脾经。 骨碎补,苦,温。入肝、肾经。 血竭,甘、咸,平。入心、肝经。 儿茶,苦、涩,凉。入肺经。 刘寄奴,辛、苦,温。入心、肝、脾经。 水红花子,咸,微寒。入肝、胃经。 马钱子,苦,温。有大毒。入肝、脾经。 .4破血消癥药(6味) 莪术 莪术,辛、苦,温。入肝、脾经。 三棱,苦、辛,平。入肝、脾经。 水蛭,咸、苦,平。有小毒。入肝经。 虻虫,苦,微寒。有小毒。入肝经。 斑蝥,辛,热。有大毒。入肝、肾、胃经。 穿山甲,咸,微寒。入肝、胃经。 2.药物性味归经分析2.活血止痛药(7味) 入肝经4种(兼入心、脾、胆经各种);入心经2种(兼入肝经2种);入脾经种(兼入肝经种)。味辛6种(兼苦味5种);苦味种(兼咸味种);性温5种,性平种,性寒种。 2.2活血调经药(0味) 入肝经7种(兼入肾经2种、心包经2种、脾经胃经各种);入心经3种(兼入肝经3种)。味苦7种(兼甘味3种、兼辛味2种);甘味2种(兼酸味种);辛味种。性温或微温4种,性平3种,性微寒3种。有小毒2种。 2.3活血疗伤药(9味) 入肝经5种(兼入肾、脾、胃经各种);入心经3种(兼入肝经3种);入肺经种。味苦3种(兼涩味种);辛味2种(兼苦味种);甘味2种(兼咸味2种);咸味2种。性温3种,性平3种,性寒或微寒或凉3种。有小毒种,大毒种。 2.4破血消癥药(6味) 入肝经6种(兼入脾经2种、肾、胃经各种)。辛味2种(兼苦味种);味苦2种(兼辛味种);咸味2种(兼苦味种)。性温或热2种,性平2种,性微寒2种。有小毒2种,有大毒种。 3.结果活血化瘀药物共计32种,其中入肝经22种占68.75﹪(兼入脾经5种、肾经4肾种、胃经3种、心、心包、胆各种);入心经8种占25﹪(兼入肝经8种);入脾经种(兼入肝经种);入肺经种。味苦3种(兼甘味3种、兼辛味3种、兼咸味种);辛味种(兼苦味7种);甘味4种(兼咸味2种、兼酸味种);咸味4种(兼苦味种)。性温或微温或热4种,性平9种,性寒或微寒或凉9种。有小毒5种,有大毒2种。 4.讨论4.血瘀责之于肝,次究其心 活血化瘀药物以入肝经为主,入心经次之,且入心经的药物均入肝经(第二归经)。肝属木,心属火,木生火,肝为心之母,故心主血的功能,必须在肝之疏泄推动下才能够实现,所谓心主血,肝行之。而肝之所以能够藏血,必须依赖于肝的疏泄。藏血是疏泄的物质基础,疏泄是藏血的功能体现。疏泄之机,气之运动,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血瘀脉阻,当责之于肝。而理气之品,多入肝脾,入心经者难求。理肝气药物占了57.﹪(详见拙文“理气药物性味归经规律研究”)。因此,活血理气之治多从肝求,所谓肝心同治,治肝为主,此之谓也。而男科疾病中气滞血瘀、瘀血阻络是最常见的证型,病机重点在肝。药物归经与受体学说、与环核苷酸、与微量元素等具有高度相关性,应该引起临床医生的密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honghuazi.com/shhzyl/7437.html
- 上一篇文章: 还买什么药啊,茶杯里加几根藏红花,抗肿瘤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