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三件事,让房颤患者远离中风
房颤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高。房颤的主要症状有心悸、眩晕、晕厥、气促等,但也有些患者没有任何症状。 房颤的症状虽轻,危害却很大。房颤发生时,可能会造成相应部位血管的堵塞。最常见的是脑栓塞,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中风”。 房颤引发的中风有“三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有研究显示,房颤引发的中风30天内的死亡率可达25%,一年内死亡率则高达50%;中风急性期致残率高达73%;中风后第一年累计复发率高达6.9%。 目前,抗凝是国内外公认的预防由房颤引发的中风的治疗方法。抗凝治疗是通过阻止心房的血液凝集成血块,从而达到预防中风的目的。所以,我们一直在强调房颤抗凝的重要性。患者若能做好三件事,与房颤相关的中风事件就会大幅度地减少。 首先,医院就诊,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卒中风险测评。有些房颤病人存在心悸、乏力、心衰等症状,他们误以为服用药物控制好这些症状,也就预防了中风。实际上,房颤患者的中风与其危险因素有关,而与房颤症状无关。? 其次,要正确用药。如果评分结果显示有中风风险,就应该通过服用抗凝药来预防中风。但阿司匹林其实不是抗凝药,它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血栓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对房颤导致的血栓效果却有限。 最后,坚持长期规律服用抗凝药。抗凝药需要长期坚持服用,不能时断时续。即使没有感觉不适,也不等于中风的风险消失了,因此不能停药。专家提醒,房颤患者一旦停止抗凝治疗,中风就会随机“乘虚而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honghuazi.com/shhzyl/8406.html
- 上一篇文章: 29岁男子倒地,迷惑了急诊科医生,女护士
- 下一篇文章: 久咳不止可能是脑栓塞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