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剧《鹦鹉记》,又名《一品忠》,《鸳鸯瓦》,源于明傅奇《苏英皇后鹦鹉记》。其中情节、人物及部分曲文,均与《古本戏曲丛刊》所收明本相同,为高腔整本戏。周懿王时,白牙国进贡了白鹦鹉、温凉盏、醒酒毡三宝。时王妃苏英正有孕三月,遂立苏英为正宫,掌管三宝。懿王另一妃子梅妃嫉妒,同其兄梅伦定计,趁与苏英宴饮之际,故意损坏三宝,反诬苏妃失德,扭见懿王,苏妃被赐死。丞相潘葛知苏妃无辜蒙冤,乃以己妻李氏貌似苏妃而去替死。送苏妃至其侄苏敬处安身。苏妃在途中生下太子。梅妃占卜,知苏妃未死,命梅伦搜查潘府,无获。再遣人追杀,亦未果。苏妃将太子遗弃农家收养。十三年后,母子终于团聚,致书潘葛。潘正伤悼亡妻,惦念苏后,得书立即陈情懿王。王遂迎苏妃母子还朝,并传位太子,囚梅妃,斩梅伦。

刘春泉

长沙人,生于公元年(民国十九年)

出身梨园世家,从小受家庭的艺术薰陶,在父亲刘菊芬的教导下学艺,四岁登台,六岁挂牌演出《金沙滩》,扮演卢俊义.一炮而红,“六岁红”的艺名从此声噪艺坛。她师承黄菊奎,并通过言桂云的师弟聂梅生,学了“言派戏”《打鼓骂曹》和《庄王擂鼓》,亦算言桂云的再传弟子。她还受陈绍益、欧元霞、师青云、李凤池、傅儒宗诸多名家的教益,成为湘剧唱做兼工的唱工老生。

皇城内

更鼓催

又只见

旌旗闪闪

号炮连声

旌旗闪闪,号炮连声

想必是

娘娘的车驾她便离了宫廷

有为儿啊

儿悄悄转到那人稀的所在

儿把冷眼偷觑

细看那钱忠打的是什么旗

娘娘她必穿何色衣

急忙忙转回府里

禀与儿的娘亲得知

你要她与娘娘一样打扮

一般梳洗

儿母子有话带速讲

带速提

少时间到了祭台之上

发下了三通鼓

闪出一面旗

唉,可怜她的魂在东来魄朝西

那时节儿也不能够认其母

父也不能够认其妻

儿的母子,父的夫妻

眼睁睁咱们夫妻母子顷刻别离

不提起此情倒还则可

若提起此情真可是痛苦伤心情惨切

伤心人流泪

朱妙如

女,长沙人,生于年

梨园世家,从小随父亲著名的“高腔大王”朱仲儒学习,高腔演唱乃有父风,解放后一直工作于长沙市湘剧三团,为主要唱工须生。朱妙如的《回府祭台》,唱腔雄浑厚实,她饰演的潘葛,以稳重沉郁的演唱和悲愤凄惨的声调,揭示了人物焦躁惶急的悲痛心情。她是湘剧名宿朱仲儒的女儿,家学渊源,不失乃父唱工流派特色,殊属难得。

皇城内

金鼓催

又只见

旌旗展展

号炮连天

旌旗展展,号炮连天

想必是

娘娘的车驾离了离了宫闱

有为儿啊

儿去到人稀所在

偷看钱忠打的什么旗

娘娘必穿何色衣

儿速速转回府里

报与儿娘亲得知

要儿的娘亲

与娘娘一般样打扮

一般样梳洗

儿母子有话放速讲

及早提

少时间法场之上

发下了三通鼓

展出一面旗

可怜她的魂在东来魄朝西

那时节儿也不能认其母

父也不能够认其妻

儿母子,父的夫妻

眼睁睁夫妻母子顷刻别离

不提起此情倒还则可

若提起此情真可是痛哭伤心珠泪淋

伤心珠泪淋

听戏青年

致力于

寻找和分享那些远去的梨园故事

投稿: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honghuazi.com/ycshhz/10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