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院脑血管病的9种危
很多人认为,癌症是中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而事实证明,国人的第一大死亡原因是脑卒中,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中风。 权威期刊《柳叶刀》年6月发布了一篇重磅研究,分析了年到年中国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行政特区)的人们的前25位死因变化,以及导致死亡的高危因素。 结果显示:~年间,中国居民的主要死因一直是脑卒中! 据《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显示,年我国每5位死者中至少有1人死于卒中,占我国居民总死亡率的22.3%。 中国人死因TOP3 TOP1.脑中风 TOP2.缺血性心脏病TOP3.肺癌脑卒中,3/4患者出现残疾 脑血管疾病是脑部血管发生破裂出血或突然堵塞引起的脑部血循环障碍所致疾病的总称,分为急性脑血管病和慢性脑血管病两种。一般人们所说的“中风”是指急性脑血管病,亦称脑卒中。慢性脑血管病如脑动脉硬化症、血管性痴呆等等,发病隐蔽,进展缓慢。脑血管疾病又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类,前者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者包括暂时性脑缺血发作(也称TIA,小卒中)、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等。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不但很高,而且复发率、致残率、死亡率也都高。有3/4的卒中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残疾,有40%的病人重度残疾。 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不仅加重了患者家庭因病致贫返贫的可能性,也为医疗资源和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负担。因此,如何预防卒中人群的致死和致残,在目前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期都将是我国卒中防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危险因素有多少 只有充分认识导致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才能降低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甚至避免它的发生。 引在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很多,有的因素是无法改变的,如年龄、遗传等;而有些因素是可以通过预防和治疗来改变,从而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高血压 高血压是引起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有统计表明,血压每增加10毫米汞柱,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即增加54%,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对危险性增加47%。若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脑部小动脉就失去收缩一舒张功能而发生硬化。由于血管管径变细,再加上高血压时血流对动脉壁的机械冲击作用,血管壁极易形成微小动脉瘤,它可能破裂而导致出血,也可能闭塞而导致脑梗塞。 吸烟 香烟中的尼古丁可使血管收缩,血粘度增加,促进动脉硬化。长期吸烟和吸烟量大者发生脑血栓形成的机会比一般人多2.5倍,40岁以下者更明显。 糖尿病 由于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葡萄糖转化为脂肪的贮存量减少,血脂升高,血液常呈高凝状态,促使脑动脉硬化的形成。 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房纤颤者均可在心脏形成栓子。栓子(碎片)脱落,通过血流到达大脑,就可导致脑血管堵塞(脑栓塞)。 高血脂症 高胆固醇血症可促使动脉粥样硬化。 肥胖 历来认为肥胖是卒中病人的常见体型。但近来的研究表明肥胖与卒中无直接关系,而是与高血压有关,也可能与糖尿病有关。 解决办法 科学减重、减重手术等 涉及科室 内分泌科、减重门诊等 饮酒 若少量喝一点儿低浓度酒可能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作用。但大量饮酒或饮浓度高的酒则可使血压升高,心跳增快,特别是老年人常在饮酒时或饮酒后突然发生中风。 血液成分因素 血细胞压积增高,或患有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等。 饮食因素 每天摄入的钠盐过多或习惯进食大量肉类、动物脂肪,是导致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因素。也有人提出,单纯高钠并不一定导致高血压,只有在低钙情况影响下才会增加高血压、脑卒中的危险。因此,适当降钠、补钙、补钾,可降低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危险性。 警惕脑血管崩溃前的10个信号 1.剧烈头痛或疼痛加重,可能还伴有恶心、耳鸣; 2.眩晕难受,甚至摔倒在地; 3.一侧麻木,尤其是肢体无力,情况更危急; 4.眼前蒙黑,突然一过性的眼前蒙黑,或一只眼睛视物不清,甚至有重影; 5.舌根发硬,说不清话或吞咽困难; 6.喝水、进食等过程中,经常莫名的出现呛咳; 7.哈欠连天,是大脑缺氧的征兆; 8.握力下降,如东西明显拿住时却掉在地上; 9.常流鼻血,如果高血压患者经常流鼻血,半年内很有可能出现脑溢血; 10.白天嗜睡,非常疲惫、睡不够。 如果出现3个以上症状,并伴有高血压等疾病就要小心了。一旦突发脑血管病,切记第一时间呼叫,不可心存侥幸在家观察。如果患者陷入昏迷,且有高血压病史,很可能是脑溢血,切勿自行用药,应立刻送医救治,越早治疗效果越好。三博专家提醒一定要定期体检,平日做好血压监测,高血压患者谨遵医嘱服药,万不可擅自停药或减药。此外,多加强体育锻炼,多吃些热量低且富含纤维的水果和蔬菜,保持平和的心态,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则补充水分,也能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 专家简介 姓名:陈胜云 职称: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出诊时间:周一、二、三、四上午 专业特长:各种复杂疑难脑血管疾病及神经内科疑难病的诊断与治疗 很多人认为,癌症是中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而事实证明,国人的第一大死亡原因是脑卒中,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中风。 权威期刊《柳叶刀》年6月发布了一篇重磅研究,分析了年到年中国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行政特区)的人们的前25位死因变化,以及导致死亡的高危因素。 结果显示:~年间,中国居民的主要死因一直是脑卒中! 据《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显示,年我国每5位死者中至少有1人死于卒中,占我国居民总死亡率的22.3%。 中国人死因TOP3 TOP1.脑中风 脑卒中,3/4患者出现残疾 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不但很高,而且复发率、致残率、死亡率也都高。有3/4的卒中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残疾,有40%的病人重度残疾。 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不仅加重了患者家庭因病致贫返贫的可能性,也为医疗资源和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负担。因此,如何预防卒中人群的致死和致残,在目前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期都将是我国卒中防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危险因素有多少 只有充分认识导致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才能降低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甚至避免它的发生。 引在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很多,有的因素是无法改变的,如年龄、遗传等;而有些因素是可以通过预防和治疗来改变,从而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高血压 高血压是引起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有统计表明,血压每增加10毫米汞柱,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即增加54%,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对危险性增加47%。若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脑部小动脉就失去收缩一舒张功能而发生硬化。由于血管管径变细,再加上高血压时血流对动脉壁的机械冲击作用,血管壁极易形成微小动脉瘤,它可能破裂而导致出血,也可能闭塞而导致脑梗塞。 吸烟 香烟中的尼古丁可使血管收缩,血粘度增加,促进动脉硬化。长期吸烟和吸烟量大者发生脑血栓形成的机会比一般人多2.5倍,40岁以下者更明显。 糖尿病 由于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葡萄糖转化为脂肪的贮存量减少,血脂升高,血液常呈高凝状态,促使脑动脉硬化的形成。 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房纤颤者均可在心脏形成栓子。栓子(碎片)脱落,通过血流到达大脑,就可导致脑血管堵塞(脑栓塞)。 高血脂症 高胆固醇血症可促使动脉粥样硬化。 肥胖 历来认为肥胖是卒中病人的常见体型。但近来的研究表明肥胖与卒中无直接关系,而是与高血压有关,也可能与糖尿病有关。 解决办法 科学减重、减重手术等 涉及科室 内分泌科、减重门诊等 饮酒 若少量喝一点儿低浓度酒可能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作用。但大量饮酒或饮浓度高的酒则可使血压升高,心跳增快,特别是老年人常在饮酒时或饮酒后突然发生中风。 血液成分因素 血细胞压积增高,或患有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等。 饮食因素 每天摄入的钠盐过多或习惯进食大量肉类、动物脂肪,是导致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因素。也有人提出,单纯高钠并不一定导致高血压,只有在低钙情况影响下才会增加高血压、脑卒中的危险。因此,适当降钠、补钙、补钾,可降低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危险性。 警惕脑血管崩溃前的10个信号 1.剧烈头痛或疼痛加重,可能还伴有恶心、耳鸣; 2.眩晕难受,甚至摔倒在地; 3.一侧麻木,尤其是肢体无力,情况更危急; 4.眼前蒙黑,突然一过性的眼前蒙黑,或一只眼睛视物不清,甚至有重影; 5.舌根发硬,说不清话或吞咽困难; 6.喝水、进食等过程中,经常莫名的出现呛咳; 7.哈欠连天,是大脑缺氧的征兆; 8.握力下降,如东西明显拿住时却掉在地上; 9.常流鼻血,如果高血压患者经常流鼻血,半年内很有可能出现脑溢血; 10.白天嗜睡,非常疲惫、睡不够。 三博专家提醒一定要定期体检,平日做好血压监测,高血压患者谨遵医嘱服药,万不可擅自停药或减药。此外,多加强体育锻炼,多吃些热量低且富含纤维的水果和蔬菜,保持平和的心态,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则补充水分,也能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 专家简介 姓名:陈胜云 职称: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出诊时间:周一、二、三、四上午 专业特长:各种复杂疑难脑血管疾病及神经内科疑难病的诊断与治疗 注: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若您还满意,可点右下角“在看,分享,转发”分享给更多好友,或放到圈子里!收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honghuazi.com/ycshhz/11384.html
- 上一篇文章: 年10月4日产地中药材收购价格行
- 下一篇文章: ldquo脑中风rdquo偏爱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