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某,女,38岁,年6月7日初诊。

主诉:腰痛半年有余。医院尿常规多次检查,尿蛋白阳性

持续不降,确诊为慢性肾小球肾炎。西医建议激素治疗,患者惧而

未服。后就诊于某中医,令服六味地黄丸3个月,尿蛋白增加为

++,腰痛加剧。现夜寐梦多,腰痛不能自支,一身疲乏,舌红苔

白而润,诊脉濡滑且数。湿邪阻滞,热郁于内。先用消化湿热,兼

以和络方法0

处方:荆芥6克,防风9克,白芷6克,独活6克,生地榆10

克,炒槐花10克,丹参10克,茜草10克,茅、芦根各10克,丝

瓜络10克,桑枝10克,7剂。

二诊:药后腰痛轻减,精神好转,气力有增。尿常规化验:蛋

白(+),自细胞1~2个倩倍视野,舌红苔自,脉象濡滑,仍用

前法进退。

处方:荆芥6克,防风6克,白芷6克,独活6克,生地榆10

克,炒槐花10克,丹参10克,茜草10克,茅、芦根各10克,焦

三仙各10克,丝瓜络10克,桑枝10克,水红花子10克,7剂。

三诊:腰痛续减,精力日增,每日步行2~3小时,不觉疲劳。

饮食增加,是为佳象,然则仍需慎食为要,不可恣意进食。继用前

法。

处方:荆芥6克,防风6克,苏叶10克(后下),白芷6克,

生地榆10克,赤芍10克,丹参10克,茜草10克,焦三仙各10

克,茅、芦根各10克,水红花10克,7剂。

四诊:近因饮食不慎,食牛肉一块,致病情加重,腰痛复作,

夜寐不安,尿蛋白(+十),颗粒管型0~2。舌红苔白根厚,脉象

滑数。再以疏调三焦方法。

处方:荆芥6克,防风6克,苏叶10克,独活10克,生地榆

10克,炒槐花10克,丹参10克,茜草10克,焦三仙各10克,

水红花子10克,大腹皮10克,槟榔10克,大黄1克,7剂。

五诊:药后大便畅行,舌苔渐化,脉象濡软,腰痛渐减,夜寐

得安,尿常规化验蛋白(+),颗粒管型消失。病有向愈之望,然

饮食寒暖,诸宜小心。

处方:荆芥6克,防风6克,白芷6克,独活6克,生地榆10

克。炒槐花10克,茅、芦根各10克,焦三仙各10克,水红花子

‘10克,大腹皮10克,大黄1克,7剂。

上方续服两周后,尿蛋白转阴,腰痛消失。后以上方为基础加

减治疗半年,尿蛋白保持阴性,腰痛未作,精力日增,未再反复。

按:腰为肾之府。腰痛为慢性肾病的常见症状。过去常常把长

期慢性腰痛或腰酸看作是肾虚的特征,用补肾的方法治疗,如六味

丸、八味丸之类。这是一种医学认识上的误区。慢性肾病的腰痛决

不是肾虚,而是湿郁热阻滞经络,致络脉不通所致。若用补法,必

致加重。本例前医就把肾炎当肾虚,用六味地黄丸治疗3个月致病

情加重。赵师根据其脉象濡滑而数,舌红苔白而润,夜寐梦多等征

象,辩其为湿阻热郁,用疏风化湿,凉血化瘀通络之方,服之7

剂,就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在其后的治疗过程中始终以此法加减,

终于获得痊愈。可见,慢性肾炎并非肾虚,慢性腰痛也并非全属肾

虚。古人虽有肾主虚之说,并引申为肾无泻法,但其说不过是从肾

主生殖发育这一角度去认识的。古人认为,肾藏真阴真阳,为人身

先天之本,发育之根,从这个角度认识肾的功能,说肾无实证,只

能补不能泻,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把这一理论套用到治疗一切肾

病。尤其是现代医学所说的慢性肾炎、慢性肾衰等属于泌尿系统的

疾病,其与生殖生长发育等毫无关系。其发病往往与反复感染有

关,按照中医的病因与发病的观点,其属于外邪内浸,久留而不

去,深入血分,形成血分伏邪,即邪气郁久化热,灼伤络脉,故表

现为蛋白尿、血尿等血热妄行之症,或为湿热阻滞经络,作肾虚补

之则犯了实实之戒。故凡治肾病者不可不知此慢性肾病非虚之论

也。.

经方临证苑







































白斑医院有哪些
白癜风专科医院咨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honghuazi.com/shhzbm/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