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脑病科开展第二例急性
6月20日中午13:00,医院肺病科收治一住院病人,刘某某,70岁,突发失语、左侧肢体无力、嗜睡,经医院脑病科胡杨主治医生会诊后,考虑患者为急性脑梗塞,具有静脉溶栓指征,在脑病科主任王骏副主任医师指导下,完成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静脉溶栓过程中患者意识转清,左侧肢体无力逐渐改善,言语逐渐清晰。溶栓后1小时后,患者神志清楚、言语流利,左侧肢体肌力已基本恢复。目前患者肢体及言语功能恢复良好,生活基本自理,可自行下床行走。 急性脑梗塞确诊后,即使神经功能缺失持续存在,如能重新恢复缺血脑组织灌注,缺血半暗带仍有恢复的机会,因此在患者首发症状后3小时超急性期静脉给予阿替普酶(rt-PA),可以有效拯救缺血半暗带,迅速缓解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有效减少脑梗死致残率、死亡率。因此对于急性脑梗塞的识别极其重要,中国急性脑梗塞识别即“”。其中:“1”代表“1张脸,是否有口眼歪斜”;“2”代表“2只胳膊,是否有单侧无力”;“0”代表“聆(零)听讲话是否清晰”如果通过这三步怀疑患者是脑梗,可立刻拨打急救电话。 此例为我院开展第二例静脉溶栓病人,疗效显著。医院脑病科团队在上海援青干部王骏副主任医师带领下,已掌握急性脑梗塞静脉溶栓技术,将深入临床研究,持续改进,努力为更多脑病患者送去福音。 预约挂号请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honghuazi.com/shhzbm/8572.html
- 上一篇文章: 脑梗塞早期CT征象出现,溶栓还是不溶栓
- 下一篇文章: 急性脑血栓险夺命机械取栓立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