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平台由云南省中医管理局主办,感谢您的支持!

提起肺心病,很多人都觉得提心吊胆,尤其是有肺心病的人,更是觉得每天都徘徊在生死边缘,每一刻都可能走向生命的句点,肺心病如同定时炸弹一样,时刻都可能爆炸,是一个十分可怕的威胁。关于此病的治疗,很多人都觉得是那样的遥遥无期、无能为力。肺心病的治疗的确不简单,历史悠久的中医也有对付肺心病招,到底有哪些招数?正文解答!

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指肺组织或肺动脉及其分支病变引起肺循环阻力增加,因而发生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室增大伴有或不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一组疾病。肺动脉高压是其主要病理过程,按照病程的缓急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在我国,肺心病是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随着冠心病、心肌疾病发病率的升高,肺心病的发病率略有降低。个体易感因素、遗传、气道高反应性、环境因素、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空气污染等与本病发病密切相关。肺心病的常见病因为支气管炎及肺气肿,其次为肺结核、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尘肺、慢性间质性肺病等,目前认为缺氧是引起肺动脉高压的主要病因。肺血管重构是肺动脉高压不可逆的因素。

中医认为肺心病是指由于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而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日久肺、脾、肾三脏虚损而致心体受损,心脏受伤,临床以咳、喘、痰、肿、悸、瘀为主要特征的常见肺系疾病。古代无肺心病的病名,但有关论述散见于《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等中,本病当属中医学喘咳、痰饮、心悸、水肿范畴。

病因病机

肺心病即肺、心二脏同病,由肺病及心所致,病久不愈恶化可累及脑。

“肺主气,司呼吸”,久患咳、喘、哮病等肺系疾病后肺叶胀满、肺气壅塞(郁闭);“脾为生痰之器,肺为贮痰之器”,肺气壅塞(郁闭),肺失宣发肃降,痰涎内蕴;“经脉流动,必由乎气,气主于肺,故为百脉之朝会”,痰涎内蕴,朝会于肺的百脉之血运行不畅,瘀血内生,痰瘀阻于肺脉。“心肺独居膈上”“肺主气、心主血脉”,气以帅血,血以载气,痰瘀阻肺,血脉不利,心血不畅,心体受损,心动无力,肺心同病。

肺心之病,久而不复,气血不通,上焦不治,中焦不运,下焦不温,脾肾亏虚,气化不利,水湿内生,上凌心肺,泛溢肌肤,发为心衰。

久病不愈,失治误治,气血失和,津液内停,痰瘀湿水渗入营血,浊邪弥漫,上闭清窍,神明失主,神昏谵语,病及脑。

肺心病病性属本虚标实,分慢性期(缓解期)、急性期(发作期),慢性期以正虚为主,急性期以标实为主。慢性期体内的痰、瘀、湿、水等浊邪伏而不动,主要表现为心肺的气虚、阴虚;急性期外邪、情志、劳累等诱因引动体内伏邪(痰、瘀、湿、水等)而发病,其中外感寒邪为其主要诱因。

辨证论治1急性期(发作期)

1、痰瘀闭肺证

主症:咳嗽痰多,痰白或呈泡沫或痰黄,喉中痰鸣,喘促不能平卧,心悸气短,活动后加重,口唇紫暗,胁下癥块,舌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苔白,脉沉涩或结代。

治法:宣肺化痰,活血化瘀。

方药:半夏、陈皮、茯苓、甘草、全瓜蒌、川贝母、桑白皮、苦杏仁、桔梗、前胡、葶苈子、川芎、紫菀、款冬花、丹参、三七。

方解:方中半夏、陈皮、茯苓、甘草为二陈汤,燥湿化痰;川贝母、全瓜蒌,既可清肺化痰,又可润肺化痰;杏仁、桔梗、前胡,宣肺止咳平喘;桑白皮、葶苈子,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紫菀、款冬花,润肺止咳化痰;丹参、川芎、三七,理气活血,化瘀通络。诸药合用,使肺气宣发,脾气健运,痰湿自去,瘀血得除,咳喘得减。

2、水凌心肺证

主症:心悸,气短,咳嗽,喘促,畏寒肢冷,尿少浮肿,腹部膨胀,纳少脘闷,舌淡胖有齿痕,脉沉细或结代。

治法:温阳利水,泻肺平喘。

方药:人参、黄芪、制附子、桂枝、葶苈子、桑白皮、茯苓、白术、丹参、川芎、水红子、车前子,炙甘草。

方解:方中人参、黄芪补心肺之气;制附子补火温阳;桂枝通阳化气;白术健脾燥湿;葶苈子宣通肺气,利水消肿;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丹参、川芎,理气活血;车前子、水红子,健脾利湿消肿;炙甘草健脾和胃,益气复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泻肺平喘、温阳化气、利水消肿之功。

2慢性期(缓解期)

1、气虚血瘀证

主症:咳嗽,痰白或呈泡沫样,呼吸浅短,心悸气短,胸闷,活动后加重,乏力,汗出,面色晦暗,口唇紫暗,胁下癥块,舌紫暗或有瘀点及瘀斑,苔白,脉沉涩结代。

治法:益气活血。

方药:黄芪、人参、白术、茯苓、半夏、陈皮、炙甘草、川芎、桂枝、丹参、三七、枳壳、砂仁。

方解:方中黄芪益心肺之气;人参、白术、茯苓、半夏、陈皮、炙甘草为六君子汤,补气健脾,中焦健,气血生,痰自化;丹参、川芎、三七理气活血,化瘀通络;桂枝通阳化气。诸药合用,使气得补,瘀得通,诸症得减。

2、气阴两虚证

主症:咳嗽少痰,痰黏不宜咳出,心悸气喘,动则加重,甚则倚息不能平卧,疲乏无力,汗出,五心烦热,口干,失眠多梦,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黄芪、太子参或西洋参、麦冬、五味子、炒枣仁、川芎、枳壳、黄精、炙甘草、百合、沙参。

方解:方中黄芪益气;太子参或西洋参益气养阴;麦冬、炒枣仁、五味子、黄精滋心阴;川芎、枳壳宽胸理气;百合、沙参养肺阴,止咳化痰。诸药合用,使气阴得补,正气得复,诸症得减。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编校/雷婕刘伟排版/高海燕

投稿/意见/建议邮箱:ynzywx

qq.







































白癜风网址
北京治疗白癜风好的正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honghuazi.com/shhzcf/4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