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医院急诊科、神经内科、核磁共振室等组成的卒中中心,通过多科协作,开通绿色通道,成功抢救了一名急性脑梗塞患者。

57岁的王先生在博山某铸钢厂上班时,突然出现头晕伴有言语不清,左下肢无力,无法站立,在家人的陪同医院急诊科就诊。急诊科主任医师张志友、副主任医师殷德平立即查看患者,给予全面检查,考虑是急性脑梗塞,并请神经内科急会诊,此时,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血压高达/mmHg,已经出现了双侧瞳孔向左侧凝视,左侧口角低垂,伸舌左偏,左侧肢体肌力3级,如不紧急处理,很有可能会危及生命,或者遗留严重的后遗症。神经内一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王姝嫤和副主任医师张维法会诊后,同意急诊科诊断意见。但神经内科没有床位,情况紧急,王姝嫤主任决定在急诊科马上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因发病突然,患者家属没带钱,医院开通绿色通道,先看病后付费,立即给患者进行溶栓治疗,这也是急诊科首例脑梗塞溶栓患者。

随后,副主任医师殷德平和护士亲自陪同患者到核磁共振室做检查,核磁共振室主任李文进马上调整检查顺序,首先给这名特殊患者做了磁共振扫描,检查结果为两侧小脑半球,右侧枕叶急性脑梗塞,合并多发性血管狭窄,证实了先前的判断正确。此时,患者情况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好转,血压/86mmHg,两侧瞳孔凝视消失,言语表达清晰,左下肢肌力恢复正常,表明血管开通,溶栓治疗成功。王姝嫤副主任紧急调整了床位,为患者办理了住院手续,副主任医师殷德平和护士又亲自护送患者去神经内一科住院。

医院快速治疗挽救了患者的生命,患者的儿子两眼含泪,感激的握住急诊科医生的手,表示万分感谢,并且赠送了两面锦旗。急诊科、神经内科、核磁共振室,多学科协同作战,共同谱写了一首可歌可泣的生命赞歌。这位急性脑梗患者的成功抢救医院作为淄博市卒中中心正向着省级卒中中心和国家级高级卒中中心迈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honghuazi.com/shhzcf/8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