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情绪与疾病
白癜风该怎么治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3%8E%E6%9D%A5%E4%BA%86%C2%B7%E5%B8%A6%E4%BD%A0%E8%B5%B0%E5%87%BA%E7%99%BD%E7%99%9C%E9%A3%8E%E9%98%B4%E9%9C%BE/20783753?fr=aladdin 身体会接受自我评价 身体只接受我们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当我们心理暗示自己无能为力时,身体就会做出呼应,真的出现些问题,这种情况下,吃什么都见效甚微,同样,当我们内心发生改变后,身体也会随着改变。 肉体受心灵支配 肉体是受心灵支配的,心灵导致的问题才更加复杂。有的中医管这叫“神”病,老百姓说这是心病,其中的道理都是一样的。 心理作用的力量非常强大,神奇,难以捉摸,我们的身体会以各种方式回应心灵,而这些方式通常表现为疾病。所以,你所看到的身体疾病,绝大多数都有着心灵上的根源。 每个因憋屈而罹患大病的人的背后,都承受了难以承受的煎熬,暗藏了数不清的委屈和泪水。虽然是不良情绪导致了疾病,但根源却在自己的认知上。先是认知上的扭曲导致了情绪憋屈,然后才是情绪憋屈引发了身体疾病。 认知疾病,常见的四种: 比较病 应该病 受害病 嫌弃病 认知不是情绪,却能产生情绪,并且主导情绪。正确的认知会让人产生正常的情绪,也会让这些情绪流走,心无挂碍。而以上这四种认识疾病,却像是横亘在人心中的障碍物,阻挡了情绪从心里流过,它们才是情感憋屈的元凶。 比较病—— 在所有的憋屈和不良情绪背后,基本都隐藏着认知上的“比较病”,它潜伏在情绪风暴的中心,擅长煽风点火,搅动得内心一刻不得安宁。 有比较心就会有伤害,会陷入“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的不平心态不能自拔。 它是导致情绪憋屈的元凶之一,会让人心怀嫉妒,怒火中烧,愤恨不平的心态处理事情看待人际关系,必然会郁闷,憋屈,气郁。 应该病—— 这样的人,会很多东西看不惯,心中有一个理想化的框框,用框框去衡量世界,难免觉得别人处处与自己作对,于是看什么都不顺眼,一切都不如意,心中便有了怨恨。 所有不满的背后,都有一个潜台词—“应该” 当我们说“他应该”时,其实在指责别人,当我们说“我应该”时,又将矛头指向自己,说自己“错了”。在这个什么都“错了”的世界,我们就像一辆在高速公路上逆行的车,自己却觉得其他车才是逆行,心里忍不住生气,拧巴,受挫,这时和别人产生任何的碰撞,也就很正常了。 “应该病”的逻辑是这样的,最初,他们认为事情应该是这样的,事与愿违后,开始义愤填膺:“这个人怎么不按我说的去做?”或者“这件事太不应该了”。 接着,当发现周围的人都和自己“对着干”后,他们又会产生强烈的挫败感,满心委屈愤怒,于是形成了这样的心结:“这个世界太糟了,配不上我。” 最后,感到怀才不遇,世道不公,无法适应,于是郁郁寡欢,身体出现气郁,血郁。 受害病— 所谓“受害病”,是指一些人总认为自己是生活的受害者,人人都在欺负他们,长期浸泡在怨恨和委屈中,悲悲戚戚,看不见阳光。 生活中遇到怎样打击,还是要继续,即使遭受了伤害,也不要因此患上“受害病”,变得怨天尤人,失去对未来的自信,勇气和力量。 心理学上有一种“自证预言效应”指人会不自觉地按照自己设定的预言来行事,最终让预言发生,身体不会分辨真假,只会毫不犹豫接受你的心理暗示,如果你认为自己命苦,没有人会爱你,那么你很可能真的会孤苦伶仃。因为在这些负面心理暗示下,即使外面阳光灿烂,你看见的也只有角落的阴影。 古人说:“祸福无门,唯人自招。”我们的生活,情绪和疾病,完全是我们自己造成的,是我们的认知创造了这一切。如果我们认为自己是受害者,我们真的会变成认为的那样,遭受更多的伤害。 徐文兵先生曾说:“那些伤害你的东西,想一千遍就伤害你一千遍。”关键是,那些事还会让你永远停留在被伤害的那一刻,始终站在阴影里,远离阳光的照耀。 相反,如果我们抛弃那些认知疾病,相信自己很好,值得被人爱,那么你就跨到了阳光之下,会心情舒畅,并且发现自己真的越来越好。 命运从来不是一个由外而内的闯入者,而是从我们内心走出去的创造者,每个女性最终都会与她的生活相配,不相配的生活是暂时的,如果你是金子,即使被一个人遗弃,也总会有人发现你的价值,倍加珍惜。婚姻是一场修行,离婚其实更是一场修行。更要往前看,努力把人生经营得更好,越过越好时,再回头看,过去的日子不值得用余生去痛惜。 嫌弃病— 我们总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其实,人们脚下的路通常只有两条:一条追求财富,一条获取尊严。 所有人都害怕失去尊严,害怕被别人嫌弃,看不起 这里所说的“嫌弃病”,不是指你嫌弃别人,而是指你害怕或觉得别人嫌弃你。生活中被人说了几句,就感到自尊心遭受了重创。 有很多人特别敏感,别人的一个眼神和举动,都会令他们心神不宁,觉得别人嫌弃了,久久难以释怀,最终导致很多怪病。 认知上的“嫌弃病”,根源是因为自卑,缺乏自我肯定,希望通过别人来确认自己的价值。 “嫌弃病”怕人嫌弃,自然就会变得懂事,谦卑,善解人意,但这种善解人意的代价,却是憋屈和肝气郁结。 女性对情绪的控制 人们对于自己的情绪,并非毫不自知,很多女性患者知道自己的情绪不好,爱生气,爱发火,爱憋屈,但她们就是控制不了,其实,情绪是不能忍的,一味地忍,就像被硬压下去的弹簧——越忍,反弹力越强。只靠忍去解决问题,就像用堵的方法治水,只会越堵越糟。 通过认知来改变情绪 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改变认知,克服认知上的这四种疾病,来调控好情绪。 情绪上的问题,不能通过情绪自身来解决,但可以通过认知来化解。认知改变了,情绪就能改变,而情绪改变了,程式化的情绪反应模式——即性格就能改变。 这里所说的改变性格,并不是指改变天生的本性,而是指附着在人身上的那些不良习性,比如急躁易怒,怕被别人嫌弃,讨好别人,喜欢抱怨,容易伤心,焦虑和恐惧等,即心理学说的“保护外壳”。 当这层外壳被剥离之后,就能找到真实的自己,心平气和,不再憋屈,也就不气郁。憋屈真正的根源,在于心灵与身体的错位和迷失,而身心统一,心有归宿的人是不会感到憋屈的。 正如一位哲人所说“一个人知道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认知改变不是讲大道理,大道理对改变情绪和性格毫无用处,只会让人心烦和厌恶,因为支配我们情绪,性格和行为的力量,百分之九十并不在意识里,而是在潜意识中。改变认知,是指进入潜意识的深海,从“根”上改起。真正的改变,是内心深处的改变,这种改变一旦发生,情绪性格和行为就都会随之改变。 慈悲,就是共情,就是敞开心扉理解别人,在理解别人的同时,你自己的能量也就走了出去,开始循环流淌,你的能量流动了,你的生命就流动了,你会变得越来越好。 生命就是这样,所付出的,最终都会回到我们自己身上,我们理解别人,别人就会理解我们,我们付出爱,就会得到爱,我们抛出恨,就会收到恨,我们自己是一块石头,别人对我们就是一堵墙。 其实,很多疾病,都是长期不合理的生活习惯,工作压力以及不良情绪导致的,而这些全都源于认知。没有一个人能在什么都不改变的情况下,真正重获康复。尤其是情绪对身体的恢复,其影响之大,有可能连医学界都尚且没有认识到。而情绪的根源,在于认知,错误的认知,会制造出不良的感受和情绪,令我们沦陷其中。当我们从内心深处改变这些认知,不良情绪就会离开。 药物只能起到辅助作用,真正的改变,来自于身体自身的修复力。 医生只是帮助分析,但生病的根源,来自生活的各个方面,最终需要调整的,是自己。 面对任何疾病,除了药物外,如果能够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认知是否出了问题,并努力做出改变,那么疾病就会变成善意的提醒,帮助我们调理身心失调的状况,这时,奇迹就发生了。 总之,不管一个人职业如何,身家高低,患了什么病,只要找到问题的症结——是气郁,血郁,还是湿郁,痰郁,然后一方面用药物与饮食调理,一方面改变认知,不生气,不憋屈,生活和身体都会越来越好。 赵绍琴老先生调理肾病的方子: 防风6克,荆芥炭6克,炒槐花10克,生地榆10克,丹参10克,茜草10克,芦根10克,白毛根10克,焦三仙各10克,水红花子10克 其中防风,荆芥炭疏风祛湿,炒槐花,生地榆凉血,丹参,茜草活血,芦根白茅根清热透邪,焦三仙调和脾胃,水红花子祛湿调和脾胃。 方子的加减: 如果舌苔厚腻,原方加白芷6克,独活6克。 如果感冒,舌苔厚腻,原方加藿香10克,佩兰10克,这两味药都在关火前10分钟下锅。 如果梦多,情绪不佳,原方加柴胡6克,黄芩6克,川楝子6克,一般五到七天后就可以改善。 如果腰酸腰痛,原方加桑枝10克,丝瓜络10克,炒杜仲10克。 如果血糖高,或者患者正气不足,原方加生黄芪30克。 如果大便干燥,加一到两克的大黄,一般要看大便的反应,如果仍旧干,再加一克,直到大便不再干燥。如果泻了,就要减量或者停用。 如果脾虚严重,可以加30克怀山药,可以长期加入。 如果有咽喉肿痛,可在原方基础上加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蒲公英10克。 也可以长期加入30克的老头草。 具体用药,可找专业中医帮助斟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honghuazi.com/shhzgm/11910.html
- 上一篇文章: 名老中医治疗脑血栓独家三绝秘方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