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医案丨癫痫
病情摘要 高某,男。7岁,年11月1日初诊 2年前因脑震荡愈后遗癫痫症,每周发作2至3次,发作时两目上吊,口吐涎沫,四肢抽搐,有时发出尖叫声,即而昏迷不知人事,待3至5分钟后自醒,醒后如常人。经多方治疗,疗效不明显。2年来一直靠服西药维持。诊见形体消瘦,面色发青,心烦急躁,夜寐不安,大便干结如球状。舌红苔黄且干,脉弦滑数。 处置 辨证:肝经郁热,脉络受阻。 治法:活血化瘀,清泻肝热。 方药:蝉衣6克,僵蚕10克,片姜黄6克,大黄2克,柴胡6克,川楝子6克,丹参10克,赤芍10克,焦三仙各10克,水红花子10克,7剂。忌食肥甘厚腻辛辣食物。 服药后来发作,大便日2次,较稀,余症减轻。仍服用苯妥英钠,舌红且干,脉滑数。方以升降散舍温胆汤加减: 蝉衣6克,僵蚕10克,片姜黄6克,大黄1克,竹茹6克,炒枳壳6克,胆南星6克,钩藤6克,槟榔10克,焦三仙各10克,7剂, 服药期问仅小发作一次,夜寐尚安。前方加减:蝉衣6克,僵蚕10克,片姜黄6克,大黄2克,钩藤6克,使君子10克,焦麦芽10克,7剂。 病情稳定,西药已停,未发作,无其他不适。 药用:青礞石10克,半夏10克,竹茹6克,钩藤10克,蝉衣6克,僵蚕10克,郁金10克,赤芍10克,槟榔10克,焦三仙各10克,大黄1克。 每周3剂,连服一个月以巩固疗效。饮食当慎,防其复发。 年4月24日追访,未再复发。 按语 癫痫,又称为“痫证”。该患儿头部血络受阻,瘀血停滞,筋棘失调,心窍不通,咀致元神受损,神志昏乱而发为痫。 血瘀则气滞,肝脉不舒,则四肢抽搐I茸滞则痰壅,可见口吐涎沫;频发则耗伤正气,则形体消瘦;血瘀不行,气机不畅,津液不布,肠失滴润,故大便干结;心烦急躁,夜寐不安,面色筮青,舌红脉滑数,为肝经郁热之象。老师用升降散调畅气机;取柴胡、川楝子助蝉衣透散清泻肝经之热;赤芍、丹参助姜黄散郁活血通络;焦三仙、水红花子消食导滞,又能防其升降太过而损伤胃气;待肝经之郁热渐清后,又合温胆汤加减而调之,以巩固疗效。 文章来源于《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天创中医系列课程 购课途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honghuazi.com/shhzgm/5019.html
- 上一篇文章: 特刊高清大图,100种常见插花花材
- 下一篇文章: 艾灸治疗温毒白血病的辩证施治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