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a例不凡病例分享高龄房颤患者抗凝诊
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其可直接导致患者心房收缩功能丧失,严重威胁其生命安全,因此及时的治疗对脑梗死合并房颤超高龄患者十分重要。传统抗凝药需要定时监测INR,患者极不方便,出血发生率高,其药理作用容易受多因素。而新型口服抗凝是近年来被批准用于抗凝治疗的新型药物,其可有效弥补传统抗凝药的不足,同时又可保障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病例作者: 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王朋主任医师 点评专家: 中医院陈柯萍主任医师 病例基本情况患者女性,77岁。主诉反复咳嗽咳痰2年余,加重伴发热1天。 现病史 患者于2年医院住院期间出现咳嗽咳痰,间断出现气促,喘憋,痰多,色黄,粘稠不易咳出,行肺部CT示:肺部感染,考虑痰多予以行气管切开术开放气道,并抗感染治疗,症状好转后出院。1天前患者咳嗽咳痰加重,伴发热,体温38.0℃,就诊于我院门诊,为求进一步治疗收入院。 既往史 心房颤动20年,素服华法林钠抗凝治疗,高血压20年,高脂血症1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2月。 入院检查体格检查 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量痰鸣音,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律绝对不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双下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左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右侧肢体肌力0级,肌张力减弱,生理反射存在,右侧巴彬斯基征(+),余病理征未引出。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表明,肌酐86mmol/L,血常规基本正常。心电图提示心房颤动,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心脏超声提示,LVEF38%,左房增大,左室壁运动幅度减低,主动脉瓣钙化,二尖瓣钙化伴反流,左室收缩功能减低,肺动脉高压,心包积液。 明确诊断永久性房颤、非瓣膜性房颤,合并肺部感染。CHA2DS2-VASC评分5分,HAS-BLED评分4分。 诊疗经过年5月29日予患者华法林钠片3mgqd抗凝,控制心室率,抗凝效果良好,但口服初期出现贫血,INR值波动明显。更换为利伐沙班片10mgqd。针对患者肺部感染,采取抗感染化痰治疗。 临床思辨患者持续性房颤,口服华法林抗凝,INR值波动明显,后改为利伐沙班片,抗凝效果好,亦无出血倾向。通过对该患者诊治,可总结出:利伐沙班片单药治疗效果稳定,与华法林钠比较食物及药物没有反应,不用监测INR值,对于此类鼻饲患者比达比加群酯胶囊更方便。 专家点评陈柯萍 中医院主任医师 心律失常二病区副主任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委员会副秘书长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电生理女医师联盟主席 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副总干事 卫生部心血管介入技术管理专家组成员 医学参考表-心律学频道编辑部主任 患者病史特点: (1)女性患者,77岁。持续性房颤及脑栓塞病史,栓塞及出血风险均高(CHA2DS2-VASC积分:5分,HAS-BLED评分:4分); (2)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初始华法林期间出现尿血,而且INR波动明显; (3)在坚持服用华法林期间,仍然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4)需要鼻饲。因此改为利伐沙班抗凝治疗,疗效更确切,方法更简便,同时不增加出血风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honghuazi.com/shhzgm/8296.html
- 上一篇文章: 脑二科采用RtPA静脉溶栓成功开通一例
- 下一篇文章: 致命房颤,不讲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