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大伦CCTV《百家讲坛》中医专家

年生,辽宁沈阳人,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博士,原任北京电视台《养生堂》节目主编。曾在CCTV《百家讲坛》栏目主讲《大国医》《名医是这样成名的》系列。

导读

那天母亲高血压,父亲角弓反张,我都是一副药显效。但是,没有丝毫的欣喜感,相反非常耻辱。我是学医的,显然平时没有将父母保养好,这次如果不回来,恐怕会耽误大事,可是救急能救一辈子吗?

来源:罗大伦新浪博客

1

救急能救一辈子吗?每家都要有学医的子女吗?

前些日子,老母亲因为情绪等原因,导致血压飙升,高压到了,医院,静脉滴注丹参、川芎制剂,中药汤剂和两种西药降压药服用,控制在左右,无法再下降,因此情绪不稳定。

我讲完课,急忙赶回老家,判断是肾经瘀阻,于是开赵绍琴教授治疗肾病的活血凉血方,一剂见效,两剂血压基本正常。(具体方剂见文末)

这种情况诊断依据非常少,如果换做其他患者,我估计也未必判断准确,因为是自己母亲,有肾病病史,我比较了解,所以立刻从这个角度判断,认为是肾经瘀阻。

人每天血液不断灌注肾脏,肾脏过滤,滤出尿液,然后干净的血液回流身体,当肾脏血脉瘀阻,血压则会升高,此时单纯降压,只是解决表面问题。

当肾脏血脉瘀阻,身体会本能地加压,力图使血液正常通过,所以肾病患者血压往往升高,此事西医也有认识,所以主张服用降压药保护肾脏。但是赵绍琴教授用的活血凉血方法,令肾脏气血通畅,血压则会慢慢恢复。这种因为肾经瘀阻引起的高血压,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西医也能从这个角度研究,相信也会有办法。

我之所以了解,是因为当年母亲患肾病时,也是服用降压药,比如现在广泛推荐,循证医学认为效果最好的缬沙坦,但是没有效果,那时我用刚学习来的赵绍琴教授的方子化瘀通络,结果血压下降,我才明白肾经瘀阻是因,血压升高是果。如果单纯压制果,往往无效。这次母亲是肾脏出了问题,所以此方立效。

就在给母亲治病的那天,我的父亲身体也不好。我的中医水平有限,父亲患帕金森坐轮椅,我也未能让他身体恢复痊愈。很惭愧,多数时间在救急。那天,父亲也有问题,坐在轮椅上头后仰,身体挺起,起初我以为是颈部无力,结果发现后仰力量很大,居然是“角弓反张”,这是一种痉挛状态。于是用张仲景的方子栝蒌桂枝汤加味,一剂反张即消失。(具体方剂见文末)

那天母亲高血压,父亲角弓反张,我都是一副药显效。但是,没有丝毫的欣喜感,相反非常耻辱。我是学医的,显然平时没有将父母保养好,这次如果不回来,恐怕会耽误大事,可是救急能救一辈子吗?每家都要有学医的子女吗?显然平时老人自己的保养更加重要,甚至要从中年开始养成好习惯。

2

等我们到了暮年,我们是否有个年轻时就留下的好的习惯?

那天我看着同时生病的父母,真是心酸得想流泪,我如果在家坐镇没有问题,但是我出去讲课、生活,真不知他们会怎样。父母都是好人,但在我记忆中,父亲从来没有锻炼过身体,从来没有一次有意识地运动,很固执,怎么劝都是如此。只是喜欢看报纸。到晚年,身体就不如人意。

我的母亲火气大,很容易着急,这个脾气令她受累很多,她自己也知道,但是自己也实在无力改变。眼看着她吃亏,这让我走上了相反的性格之路。我的父母,如果中年甚至更年轻时就能有意识的调整修炼,到了老年我想他们会幸福很多。但是那个年代活着不易,不能苛求。现在我只能创造环境补救而已。

所以现在我总是想我们也都会老的,等我们到了暮年,我们是否有个年轻时就留下的好的习惯?我们有没有那种自我觉察的智慧,发现自己的偏颇就能够调整?恐怕,这些素养,到了老年再去努力就晚了。所以,中年、青年时期的学习和培养是多么的重要,它也许会令我们老年以后会活得更加的从容。

赵绍琴教授治疗肾病的活血凉血方:

防风6克、荆芥炭6克、炒槐花10克、生地榆10克、丹参10克、茜草10克、芦根10克、白茅根10克、女贞子10克、旱莲草10克、桑枝10克、丝瓜络10克、焦三仙各10克、水红花子10克、黄芩6克、川楝子6克、香附6克、生黄芪15克、小蓟10克。

张仲景的方子栝蒌桂枝汤加味:

葛根9克、白芍30克、桂枝6克、天花粉9克、生地9克、沙参9克、麦冬9克、地龙9克、炙甘草6克。■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罗大伦新浪博客,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

联系电话(







































鐧界櫆椋庣殑鍋忔柟
鍖椾含涓鍖婚櫌鏄亣鐨勫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honghuazi.com/shhzgx/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