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最重要的病理特征,也是慢性肝炎、肝硬化等进一步发展、恶化的重要环节。西药抗肝纤维化的研究虽有较大的进展,但其临床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且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临床应用受到极大限制。我国中医药治疗抗肝纤维化方面,临床和实验研究已展示了良好的前景。刘燕玲主任在行医30余年治疗肝病的过程中,总结出抗肝纤维化治疗中“活血三步法”的分阶段治疗思路。

1

肝纤维化病因病机

毒邪内侵,久蕴体内,缠绵难愈,首先阻滞肝之经脉。经络为气血运行的通道,经络受阻,气滞血瘀,是最早形成肝纤维化的病理过程。随着病程的进展,血瘀将贯穿整个肝病过程。血瘀程度与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正虚血瘀是肝纤维化的本质。

2

治法治则—活血化瘀扶正

提早使用抗肝纤维化药物,用药不必过多,且根据患者病情轻重,循序渐进,将其概括为“活血三步法”:即活血养血法、活血化瘀法、活血软坚法。

1、活血养血扶正基础方:当归、丹参、鸡血藤、赤芍、川芎、益母草、黄芪、女贞子等药,同时结合辨证可以加味。

适用于:

1)慢性乙型肝炎轻、中度。

2)气阴虚伴血瘀。

3)B超肝脏回声中仅有稍粗或增粗。

4)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LT)比值、谷氨酰转肽酶(GGT)有异常。

2、活血化瘀扶正基础方:桃仁、红花、山楂、丹参、茜草、黄芪、女贞子等药,同时结合辨证可以加味。

适用于:

1)慢性乙型肝炎中度以上。

2)气阴虚伴有血瘀。

3)B超肝脏回声稍粗或增粗,门脉1.2~1.3cm,脾脏3.5-4.5cm。

4)AST/ALT比值、GGT、白蛋白/球蛋白(A/G)异常。

3、活血软坚扶正基础方:三棱、莪术、牡蛎、鳖甲、(炒)水红花子、(炮)穿山甲、黄芪、女贞子等药,同时结合辨证可以加味。

适用于:

1)慢性乙型肝炎后早期肝硬化。

2)气阴虚伴有血瘀。

3)B超见肝硬化的描述。

4)AST/ALT比值、GGT、(A/G)异常。

结语

肝纤维化治疗原则应当是标本兼治。在我国肝纤维化主要是由病毒性肝炎引起,在抗病毒基础上联合中医药抗肝纤维化治疗,才能阻止肝纤维化继续进展、使早期纤维化减轻或消失。另外,目前中药治疗肝纤维化还需要通过客观、系统和深入的临床研究,广泛深入地从多角度进行不同治则的复方研究,拓宽思路,对提高中医药的疗效将大有裨益。

菊梅医生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科学大讲堂
北京治白癜风去哪家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honghuazi.com/shhzgx/5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