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满
烦满(神经官能症)(一) 曹××,女,72岁,年10月26日初诊。 心烦懊憹持续两年,近有逐渐加重之势。西医诊断为神经官能症,给服镇静安神药,未见好转,转请中医治疗。刻下心烦苦不堪言。 家人体恤其情,谨慎扶持,亦不能称其心,反遭斥呵。烦躁不宁、焦虑不安,烦急时欲用棍棒捶击胸腹方略觉舒畅。脐部筑动上冲于心,筑则心烦愈重。并有脘腹胀满如物阻塞之感,伴失眠、惊惕不安、呕恶纳呆;大便不调、溺黄。 舌尖红、苔腻、脉弦滑。辨证:火郁胸膈,下迫胃肠。立法:宣郁清热,下气除满。 处方: 栀子14g、枳实10g、厚朴15g。 七剂药后,心烦减半,心胸霍然畅通,性情渐趋平稳安静,夜能寐,食渐增。获此殊效,病家称奇,又自进七剂。 复诊时仍有睡眠多梦、口舌干燥、口苦太息、小便黄赤等热未全解之症。 转方用柴芩温胆汤和栀子枳实厚朴汤,清化痰热。治疗月余而病除。 [按语]本案为热郁胸膈,下及脘腹所致。故以心烦懊憹、脘腹胀满为主要表现。 虽腹满,但无疼痛拒按、大便不通等实证,犹为无形邪热之郁结,非阳明可下之证。 故治以栀子厚朴汤清热除烦,宽中消满。大论云:“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本方为栀子豉汤与小承气汤合方加减化裁而成。因邪热郁结较栀子豉汤为深,故不用豆豉之宣透;但又未形成阳明腑实,故亦不须用大黄之攻下。 正如《医宗金鉴》所说:本证“既无三阳之实证,又非三阴之虚证,唯热与气结,壅于胸腹之间,故宜栀子枳朴,涌其热气,则胸腹和,而烦自去,满自消矣”。 烦满(二) 单××,女,29岁。年1月10日初诊。 素来性急善怒,稍不遂心,则抑郁满怀。产后坐月期间,因琐事与家人生气,遂感心胸满闷、腹部胀满,以手按其腹部,咕咕作响,得矢气后则稍舒。 病延三月,胸腹满闷不除。近日更增心烦不宁、睡眠欠佳、噫气频作,不欲饮食。曾服中药二十余剂不效。 视其舌红、苔白腻、脉来稍沉。此气郁化火,扰于胸膈,迫及脘腹所致。治宜清热除烦,宽中除满。方选栀子厚朴汤。 栀子12g、枳实12g、厚朴16g。 服五剂胸腹满闷大减,自诉以手按腹,已无“咕咕”作响之声。 心情转佳,噫气消失。又称大便偏干,乃于上方加水红花子10g、大黄1g。 又服三剂,胸腹宽、烦满除,胃开能纳,睡眠安然。又予丹栀逍遥散两剂,调理而愈。 [按语]本案病起于气郁化火,火热扰于胸膈,累及脘腹,故致胸中烦闷,腹中胀满。病机与前案相同,属火郁虚烦之列,故仍以栀子厚朴汤清胸中之热以除烦,宽胃肠之气以消满,同获良效。 刘渡舟医案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honghuazi.com/ycshhz/5636.html
- 上一篇文章: 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上海市中药饮片
- 下一篇文章: 心衰发作,竟是体内ldquo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