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亚技术科普丨ICU医生带您认识ldq
病例分享 患者赵先生,81岁,因右髋部摔伤后出现肿痛、活动受限在我院急诊检查后,确诊为右股骨粗隆间骨折,随后收至住院治疗。患者既往患有2型糖尿病约30年,应用“诺和灵”早晚各20u皮下注射。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后无手术禁忌,给予右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术中患者出现快速性心房颤动,给予药物静点,恢复窦性心律,术后转入ICU病房继续观察。 患者转入ICU后,仍间断出现心房颤动伴快速心室率,因患者有较长时间的糖尿病史,存在血管病变的基础,是各种动、静脉疾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梗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独立危险因素。目前阵发性心房颤动,应积极处理,因为心房颤动持续时间较长可能会在心房形成附壁血栓,一旦脱落可引起血栓栓塞性疾病如肺栓塞、脑栓塞、肾动脉栓塞等,后果十分严重。故而在该患者入科后积极给予抗凝、控制心室率、改善冠状动脉供血、营养心肌等综合治疗后,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最终顺利转出ICU病房。 为什么患者术中发生房颤必须引起重视呢,并且需要进入ICU密切监护呢?下面我们就带您一起来了解一下——房颤! (图片来源:全景)什么是房颤呢? 房颤是一种较常见的心律失常。如果把心脏比作一座房子,有楼上楼下,房子里遍布着各种电路,电流从房子外面的总电源(窦房结)进入楼上的心房,从心房流过后再经过一个限制器(房室结)进入楼下的心室。这种电流的流转是非常规律的。正常情况下,人的心脏是规律性跳动的,每分钟60-次/分,流经心房的电流也是规律的,但是房颤时心房里的电流是完全混乱毫无规律的,就像是楼上房子漏电了,不规律的电流在楼上四处乱窜,而这些乱窜的电流也会经过限制器不规律地进入楼下的心室,造成心室的电活动不规律,心室的跳动节奏也就不那么规律了。 那房颤是怎样得的呢? 房颤多见于有原发性心血管病变的患者,当其他慢性疾病发生代谢紊乱时也可以发生房颤,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睡觉打呼噜、甲亢等疾病,以及吸烟喝酒、喝咖啡、浓茶和肥胖等不良生活方式,还有情绪激动都有可能导致房颤。还有随着年龄增大,人的心脏自然就会慢慢衰老,所以高龄也是房颤发生的重要原因。也有一少部分患者没有明确的病因间断发作房颤,大多可以自动终止,我们称之为特发性房颤。 那房颤有什么危害呢? 房颤最大的危害有两方面:一是“电流”完全紊乱造成心房不能正常收缩,只是处于一种快速“哆嗦”的状态。这就好比一群人推着一辆载重车,在统一的口令下,大家一齐出力,才能推动载重车前进,而如果没有统一指挥,大家各使各的劲儿,就算每个人都使出吃奶的力气,也没法推动载重车前进。这就是心房在房颤时不能形成正常收缩的原因:没有统一、规律的电流,心房的肌纤维不能协调一致的收缩,因而无法推动心房里的血液向前流动进入心室,造成心房里的血液流动得非常缓慢。而这种非常缓慢的血流很容易在心房壁上形成血栓,我们称为附壁血栓。这种血栓是不牢固的,随时有可能从心房壁上脱落下来,而脱落的血栓可以堵塞肺动脉造成肺栓塞,阻塞大脑动脉造成脑栓塞,也就是俗称的“中风”,阻塞了肾动脉、肠系膜动脉可以引起肾梗死、肠梗死等缺血性疾病。 二是,房颤时乱窜的电流也会通过限制器进入心室,引起心室的跳动加快并且也失去了正常的节律,心室各个肌肉纤维的收缩虽然仍然可以保持协调一致,但由于收缩的频率加快并且变得不规则,心室的射血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可以表现为心慌、胸闷、气短,严重者可以出现血压下降,持续时间长者可引起急性心力衰竭。 那该怎么办呢? 对于不同的房颤患者应该由专业的医生进行不同的治疗,即便是同一名患者,不同时期发作的房颤也有可能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因此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在房颤发作时不要太紧张,首先要放松心情安静休息,自己数数脉搏、数数心率,有条件可以测量血压,有部分患者可以通过休息使房颤恢复成正常的窦性心律。而对于有明显不适症状的患者,则建议还是尽医院就诊,由专业医生进行诊疗。 关于房颤的治疗,涉及的内容很多,我们以后再向您介绍。 总之,心房颤动是比较常见的心律失常,一经发现,不必过于紧张害怕,可在家人陪伴下尽快就医诊治,服从专业医师的指导进行治疗,定期复查、复诊。有一些患者的心房颤动是长期的,可以持续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但在接受正规治疗、规律复诊的情况下,患者并没有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因此,疾病的治疗需要有专科医师的专业意见,同时更需要作为患者的积极配合。让我们携手,共同维护您的健康! 供稿 ICU谢萍 往期回顾 ◆ICU经皮气管切开术,助力重症脑出血患者3天脱机! ◆ICU男护,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honghuazi.com/ycshhz/9462.html
- 上一篇文章: 筛查公告明天,医院将开展免费房颤
- 下一篇文章: 房颤症状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