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桂花香浓时好闻的桂花还可以这样吃
不是人间种,移从月里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金秋十月,桂花飘香。在这个时节,空气里都弥漫着甜丝丝的味道。花香一般清与浓不能两兼,唯桂花香气清可绝尘,浓能远溢,堪称一绝。蒋勋说:“嗅觉像一种注定的遗憾,永远存留在记忆里。”秋天的记忆属于桂花香,每个有桂花的城市。桂花由来关于桂树的由来,文献中有记载:桂树,始名“木犀”,是其木材纹理似犀角之故,而后“犀”字派生出“樨”,便以“木樨”一名取而代之。而据说“桂”之得名,是因人们发现这种植物的叶脉“形如圭”,久而便叫成了“桂”。自古桂花即为月的代称。唐朝段成式说,“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这就是民间盛传的“吴刚斫桂”的故事。古人也以兰桂腾芳比喻子孙昌盛显达,如同兰桂一齐散发芳香。《晋书·谢玄传》,说谢安淝水一战大胜,与谢石、谢玄等人同以功劳封爵,一门多人受此殊荣,国人譬之为“兰桂腾芳”。其实,自古民间就将桂花视为吉祥之兆,素有“八月桂花遍地开,桂花开放幸福来”的说法。因此古代凡中榜登科、或仕途得志,皆被称为“折桂”,对获得殊荣者则誉为拥有“桂冠”。也有无数的诗人都描绘、颂扬过它,如宋代韩子苍说它是“世上无花敢斗香”,李清照称它为“自是花中第一流”;唐代刘禹锡则说“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其色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其香缘自广寒宫,天香云外飘。各地名桂从明代起,桂花已风靡中国,历史上几大著名产区,分别是杭州、桂林、咸宁、成都、南京等。桂花为传统十大名花,是很好的园林树种,不难伺候,且经冬不凋。园林桂花原产自喜马拉山东段,印度、尼泊尔、柬埔寨也有分布,如今已广泛栽种于淮河流域及以南地区,性喜温暖湿润的桂花,其生长区域北抵黄河下游,南至两广及海南等地,是南方民众熟悉且喜爱的恩物。杭州桂花桂花被杭州誉为市花。一到秋天,金粟满目,桂香弥漫,“满陇桂雨”也列入了“新西湖十景”。桂花在杭州已有近千年的栽培历史。民间流传着一个故事:灵隐寺有个烧火和尚,在中秋之夜忽然听见窗外有滴滴答答的雨声作响。他开门一看,只见月亮里落下无数像珍珠般的小颗粒,便拾了满满一兜。第二天,和尚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师父,师父仔细一看便道:“这可能是月宫里吴刚砍桂树时震落的桂子。”于是,人们把这些芬芳的小颗粒种在寺前庙后的山坡上。第二年中秋节时,桂树不但长得又高又大,而且树上还开满了芬芳馥郁的桂花。和尚便把它们取名为金桂、银桂、丹桂和四季桂。灵隐寺旁,现在还有一座月桂峰,据说便是当年月宫落下桂子的地方。桂树成林“桂树成林,乃为桂林。”江边、大桥上、校园、马路、房前屋后,乃至酒店饭馆前,只要有绿植的地方,就有桂树,单单市区内,桂树就有20万株。桂林桂花的灵魂在于它的山野气,生于山野,长于山野。韩愈在诗里写:“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这儿的桂树依山水而生,自然天养,不是矮而单薄,而是高大婆娑的深碧色乔木,苍苍茫茫俨然森林。成都桂花老成都人说,这儿的桂花期有三茬,一茬在白露,一茬在中秋,一茬要到秋分后。白露时的桂香最羞涩,小米花刚含苞,得静静呼吸才能闻到。咸宁桂花咸宁有“月月桂”,不用等到秋天,月月有花开,有花食。当地人喜欢用新鲜的桂花做吃食,桂花炒肉、桂花豆腐、鸡蛋桂花饼、桂花粥、桂花糖水、桂花糕。实质上桂花不是主角,但任一道菜若少了它,仿佛失去了灵魂,丢了咸宁“桂花之乡”的美誉。南京桂花《白门食谱》记载:“金陵八月时期,盐水鸭最著名,人人以为肉内有桂花香也。”它本名“盐水鸭”。精盐腌制几小时,放入生姜、八角、陈皮和料酒熬制的卤水滚上个把小时,中秋桂花正浓的时候吃,却有桂花香,才又名“桂花鸭”。桂花怎么吃桂花性温,有温中散寒、暖胃止痛的作用,在中医上有非常好的药用价值。《本草汇言》记载桂花:“味辛甘苦,气温,无毒。散冷气,消瘀血,止肠风血痢。凡患阴寒冷气,瘕疝奔豚,腹内一切冷病,蒸热布裹熨之。”中国人历来喜欢把花加入到饮食里。“凡食芳者,必鲜且洁”,以花入馔,以花入茶,吃的是菜,喝的是茶,也是风流雅致。古代的花卉食品始于先秦,《楚辞》中“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指的是以菊花为食。“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则是把蕙兰蒸制成食物,用于祭祀神灵。南京传统小吃桂花糖芋苗、桂花酒酿元宵、上海人最爱的桂花糖藕、桂花熏鱼,杭州特产桂花龙井茶、苏州的桂花冬酿酒,还有江南秋冬时节街头热乎乎的桂花糖炒栗子……糖桂花|桂香最受欢迎的方法是酿成糖蜜。一层桂花一层糖,封存在罐子里,一段时间后取出品尝,花甜里的温,有厚实的香,是这秋天最迷人的滋味。老式的杭州作坊,要把鲜桂花放到大缸里腌,先浸泡入梅卤,吃足了盐,紧紧地压上半月,再取出腌制好的桂花,漂洗去盐分,晾干,再和白糖拌在一起,充分混合,反复揉搓,直至变成黄褐色,便是著名的“糖桂花”了。糖桂花用在栗子、莲藕上,做成“桂花糯米藕”“桂花栗子羹”,晶莹剔透的蜜糖,细碎的桂花粒点缀其间,甜度适中,色香味俱全,令人食欲大开。梁实秋在《雅舍谈吃》中就这样写到:“杭州西湖烟霞岭下翁家山的桂花是出名的,尤其是满家弄,不但桂花特别的香,而且桂花盛时栗子正熟,桂花煮栗子成了路边小店的无上佳品。”桂花糕|桂花糕是一种传统的美味糕点,也具有食疗养生价值。一般的桂花糕由糯米、桂花、白糖制作而成。糯米是一种温和的滋补品,有补虚、补血、健脾暖胃的作用;桂花温中散寒、暖胃止痛、散冷气。孔德懋著《孔府内宅轶事》中曾提及过。清朝乾隆皇帝把公主嫁给了七十二代衍圣公孔宪培之后,无比思念,就带了公主最爱吃的“桂花糕”看望女儿。由于出于皇帝之手,成了孔府中的名贵佳点。水晶桂花糕作为上海名点,传说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水晶桂花糕做法:80克白糖加入克温水中,搅拌至融化。加入克糯米粉和75克澄粉,搅拌均匀至无颗粒。再加入40克色拉油,搅拌均匀至水油混合(面糊中看不到色拉油)。容器内壁刷色拉油,将搅拌好的面糊倒入,静置40分钟。冷水入锅,水开后蒸30分钟,蒸好脱模。待凉后用刀蘸水切块,撒上干桂花,浇上蜂蜜水即可。桂花酒|神话传说中有吴刚伐桂的故事,又说他偷偷把树上的桂花摘下来,酿成桂花酒,把美酒献给了至尊长者,从此世间有了桂花酒。古人认为桂花酿的酒象征延年益寿,可桂花酒的功效远不止这些,它还能养心安神,悦颜香口,所以也非常适合女性饮用。桂花糖藕|将藕、糯米洗净后浸泡约3小时备用。然后在糯米中加入干桂花和白砂糖拌匀。接着把莲藕从头上切开后用筷子把糯米塞到莲藕孔中,再把另一半也塞入糯米,盖上后,用牙签封口。然后,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糖,用大火烧开,改小火煮约2小时。等到莲藕软糯,汤汁浓稠后,出锅切成片状。最后浇上准备好的桂花糖汁就完成了。桂花酒酿小圆子|将水煮开,放入超市买来的小圆子,煮至小圆子浮上来就可以了。准备一个干净的碗,用干净的调羹挖一点酒酿进碗,倒点水进去。将舀出来的小圆子放进去,稍微搅一下,再撒上一些干桂花。桂花糖芋头|去皮、洗净、放碱,烧至芋籽呈紫红色时再转为火焖,放入红糖和甜桂花,煮沸即成。桂花糖芋头具有芋艿酥烂、色泽鲜红,甜汤鲜洁、香味四溢等特点,是老少皆宜的应时小吃。桂花酱|把盛开的桂花采下,在玻璃罐中放满半罐,把酸梅的肉剥下,撕成片状,放入桂花罐中,蜂蜜倒满罐子,用蜡密封,十天后就可以食用,而且愈陈愈香。桂花酱可以加冰水冲饮,也可以涂面包馒头,可以沾梅、桃、草莓,也可以当菜的佐料。桂花茶|为了留住桂香,人们将它引入茶中,把桂花和龙井窨制在一起,春华与秋实完美邂逅,也是绝妙搭配。在多株桂花开满山谷的杭州满觉陇村,人们的生活分为两季,春做茶,秋打桂。待到头茬桂花香起,在凌晨三四点趁着桂花“暗香浮动”有清露时将其采摘。一层茶胚一层桂花堆叠,密封窨制,桂花龙井由此而生。采摘花瓣微张的新鲜桂花,以3:1的比例放在茶罐里,茶叶会吸取桂花的香气,等到桂花自然干去便成了桂花茶。制作桂花茶的要点在于:桂花一定不能晒干,因为晒干香气就飞走了。桂花鸭|用洗米水将鸭子浸泡半个小时。2瓣大蒜加一茶匙醋用水煮开,放入处理干净的鸭子,煮一小下,去掉血沫。这样处理的鸭子保证一丁点腥味都没有;处理好的鸭子,加入桂花糖、陈皮、足量的清水煮到滚;加入料酒和盐,开盖维持火力5分钟后,加盖转文火继续煲1个半小时;时间到,撇去漂浮的调料和浮油,桂花鸭就做好了;鸭肉会带有桂花的香气,汤也很鲜美。秋日里,两只蟹脚,烫一壶桂花酿,闲翻书两页,便是人间好时节。你闻,是秋天的幸福味道~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honghuazi.com/shhzbm/12335.html
- 上一篇文章: 古都十三朝,一品洛阳城百度百科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