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医院神经内科病房,84岁的郑大爷收拾好东西,在儿子的陪伴下,走到医生办公室,向医生们告别:“谢谢你们救回了我的生命。”他的儿子更是难掩心中的感动:“我已经无法用言语表达对你们的谢意。你们判断准确,抢救及时,技术水平高,我爸爸当时已经昏迷了,你们从鬼门关里把他拉回来。不仅把命救回来,还能恢复讲话、走路,已经与生病前差不多了,我们全家都要为你们点赞。”

冬日的清晨,呼啸的救护车划破了宁静

11月13日凌晨4点半多一点,郑大爷和老伴都醒了。老伴先去上厕所,回到卧室,发现郑大爷已经叫不应了。老伴赶紧给儿子打电话。住在楼上的儿子儿媳火速赶到,并及时拨打了。

5点25分,救护车的呼啸声划破了冬日清晨的宁静,昏迷不醒的郑大爷被救护车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医院。急救医学科的医护人员迅速把郑大爷转入急诊抢救室,白雪医生和护理团队快速判断病情、心电监护、吸氧、建立静脉通路……心电监护提示血氧饱和度低,白医生立马准备气管插管,过程中郑大爷部分意识恢复,且左侧肢体有抵抗动作,但右侧肢体无动作,同时查看眼球发现双侧眼球向左侧凝视,“脑卒中”的诊断马上出现在白医生的脑海里,果断叫神经内科急会诊。

急性脑梗死!老人已经命悬一线

接到急诊科呼叫,医院神经内科的当班王云玲主任医师和余志强住院医师马上奔赴抢救室,进行病史询问及神经系统查体后,立即推郑大爷到CT室进行头颅CT扫描。向家人了解当时发病情况及既往病史,得知凌晨4点35分左右还和老伴进行正常交流,其后出现意识不清、肢体活动障碍,且平时有心律失常、高血压病病史,头颅CT扫描未见出血及占位,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15分,王医师立即诊断其为“急性脑梗死”,时间尚在静脉溶栓时间窗内,建议紧急溶栓治疗。

溶栓效果非常好,奇迹发生了

医院途中,心情非常焦虑和沮丧,以为自己父亲可能已经不行了,听医生说溶栓治疗有很大几率可以挽救父亲的生命,马上签字同意。在术前谈话过程中,护士已从急诊药房借好溶栓药物,这边郑先生一签好字,那边就开始配药,整个过程非常迅速、流畅。随着阿替普酶溶栓药物缓缓注入郑大爷的体内,15分钟后,奇迹发生了!郑大爷逐渐清醒,能认识家人,部分交流,原来一点不会动的右侧肢体能在床上平移了,在这过程中,王医师再对他脑血管进行颈部CTA评估,大血管没有明显闭塞或狭窄,没有动脉取栓的指征,继续溶栓药物缓慢静推1小时后,右侧肢体已经能上抬了,且向左侧凝视的眼球已经差不多回到眼中间了,NIHSS评分5分。“在我从医20多年,很难得看到像郑大爷病情这么危重,溶栓效果这样显著,非常高兴看到他快速好转。”王云玲主任医师激动地与家属分享治疗成就感。郑先生及妻子在一边目睹了整个抢救过程,直呼这一切太神奇了,马上电话告知自己的母亲,同时紧紧握住医护人员的手说:“你们真是现实生活中的‘天使’啊,救了我父亲一命!”“这一切得益于现代医学的进步,也得益于你们医院,而且你们也非常配合我们的治疗。”王医师一边回答,一边联系病房,安排郑大爷住院进行下一步的治疗!

这些病例告诉我们,及时“溶栓”是关键

55岁的付先生,因为感到一侧视野缺失,右侧偏身麻木,来到医院看急诊,因为距发病2小时左右,溶栓治疗后,上面的症状完全缓解了,完全没有后遗症。57岁的游先生,身体的右边一侧感到没有力气,也是来到医院急诊室就诊,当时距发病是4个小时左右,因此,溶栓治疗后,效果也比较好,右边一侧身体恢复和原来一样。

医院卒中中心主任张震中主任医师进一步介绍:随着中国人口的老龄化,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节奏的增快,脑血管病已成为中国疾病负担的首位因素。

脑卒中中约70%为脑梗死。脑梗死是指脑组织因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一旦发生脑梗死,急诊静脉溶栓治疗及动脉取栓治疗是最有效的措施,但这两种治疗,首先要有时间窗,就是说这两种治疗方法是有时间限制的,静脉溶栓时间窗一般是4.5小时内,动脉取栓一般是6小时内,现在有多模式影像学的支持下,小部分患者动脉取栓时间窗可延长到24小时内。

医院,越早开始治疗,效果越好,因为每多耽误1秒,脑细胞将以成千上万的速度死亡,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所以一旦不幸发生脑卒中,医院。那怎样来判断是否发生脑卒中了呢?目前一般常用的就是“FAST”原则,简易易记:1.F-Faceisuneven:面瘫/口角歪斜;2.A-Armisweek:肢体无力;3.S-Speechisstrange:言语不清;4.T-Timetocall:迅速救助。如果出现上述症状,请一定第一时间就医!

来源:神经内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honghuazi.com/shhzbm/9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