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的这些高危因素你了解吗可以帮助判断中
山东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pf.39.net/bdfyy/bdflx/150217/4580343.html▼本文作者▼上一篇我们详细地介绍了中风先兆的表现,有细心的读者会问:我经常出现手脚麻木的症状,但是由颈椎病导致的,如何更精准地确定是不是中风先兆呢?其实是有筛选的方法!如果出现类似中风先兆的症状,同时本身合并一些中风的高危因素,那么就可以更精准地确定是不是中风先兆。那么中风的高危因素由哪些呢? 高血压 高血压是中风最重要的可调节性危险因素,中风发病率、死亡率的上升都与血压升高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收缩压每升高10毫米汞柱,中风发生的相对危险增加49%;舒张压每升高5毫米汞柱,中风的危险增加46%。就像一根橡胶水管,如果水压长期维持高压,那么水管的损伤和老化就会加速。这种情况在血管内也同样会发生,血压长期超过正常范围,血管内壁就会出现“小伤口”,血液中的脂质和血小板等物质就会聚集过来形成斑块、血管变狭窄。血管壁的弹力纤维也会受损,变得不再有弹性,容易形成鼓包或者直接受高压冲击而破裂。由于血管系统遍布全身,无处不在,因此全身各个器官都可能受累。这种情况发生在脑血管,就会导致中风。高血脂 血脂高就会出现血液粘稠度增高,导致血液在血管壁上沉淀,逐渐形成小斑块,而这些“斑块”增多、增大,导致血管的逐渐堵塞,使血流变慢,严重会完全中断血液的流通。在脑血管中发生血流中断,中风就发生了。高脂血症患者由于胆固醇沉淀,导致动脉硬化,而患中风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动脉硬化。换句话说,高脂血症可以间接地导致人患有中风,而其危害方法主要是经过作用于血管而产生影响的。糖尿病 糖尿病是脑卒中,尤其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有研究表明糖尿病脑卒中发生率为非糖尿病人的4倍,而且糖尿病患者中风的死亡率、复发率均高,病变恢复慢,约占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原因的10%~15%。为什么糖尿病和中风的关系那么密切呢?血糖升高,加速动脉硬化。此外,糖尿病患者的血液常显高黏状态,而且常同时合并有高血压,这些因素均有利于血栓的形成,促使缺血性卒中的发生。房颤 房颤,全称为心房颤动。如果把心脏比作一个房子,心脏壁上布满了房子里的电路,房颤就是最常见的心房电路紊乱现象。房颤是临床最为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心跳时快,时慢,毫无规律。房颤的主要症状有心悸、眩晕、气促等,但也有一些患者没有任何症状,难以引起重视。房颤的症状虽轻,危害却很大。与普通人相比,房颤患者的中风发生率要增加近5倍。房颤发生时,心房有效的收缩功能消失,这导致心房内的血液淤积并可能产生血栓。血栓脱落后,会随着血液流动,停在哪里,就可能会造成相应部位血管的堵塞,最常见的是脑栓塞,即人们常说的“中风”。而房颤相关中风的凶险则因其“四高一低”的特点: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治愈率低。除上面介绍的4个外,中风高危因素还有吸烟、肥胖、中风家族史等,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控制血压、控制血糖、调节血脂、戒烟、减肥、增加运动,从而有意识的避免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作者介绍付剑亮 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医院 神经内科行政副主任 简介: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认知障碍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卒中学会委员。研究方向为脑血管病和认知障碍。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20余年,具有丰富的理论及临床实践经验、扎实的神经系统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疑难杂症的诊断及治疗以及神经系统影像诊断知识。擅长:脑血管病、老年性痴呆、睡眠障碍、头痛、头晕及神经病理性疼痛等疑难杂症的诊治。▼推荐阅读▼中风的这些误区,你知道多少? -03-03 年过50,进入中风“危险期”,该怎么预防? -03-02 中风不是突然搞“偷袭”,发作前,身体会发出警告 -03-01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honghuazi.com/shhzcf/9561.html
- 上一篇文章: 医院成功开展六盘水市首例ldqu
- 下一篇文章: 新闻报新技术新策略射频消融左心耳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