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体检项目,别忘了颈动脉斑块筛查
一、脑卒中高发危害大 脑卒中是国民第一死因,稍微留意一下身边的长辈,就能知道这个病有多普遍,多凶险。脑卒中,基本的发病原理就是,脑血管堵塞或者破裂,脑组织供血障碍,从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多突然发病,非死即残。医院都在致力于脑卒中绿色通道的建设和有效治疗方法的探索,但由于种种不确定因素(如就医不及时,医疗资源有限,病情危急发展迅速等等),受益者寥寥。其实,在国际范围内,对卒中都有一个共识,即预防为主,防大于治。脑卒中有很多明确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颈动脉狭窄等等,对这些病变提前干预处理,可以有效阻止卒中的发生。二、定期脑血管体检 定期做脑血管体检,非常有必要,很多神经科医生也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给出了诚恳的建议:全景医学影像诊断中心 linicuvclinic 脑卒中的筛查主要集中于血管内斑块检查(超声确定有无斑块,MR-VPD确定斑块是否易损高危)和心脑血管检查(颅内、心脏血流情况),如下图: 神外钱海 n-Qianhai 一般来说,我会首先建议朋友们做一个磁共振(MR)的头部平扫及颈椎平扫。对于不太急的病情,磁共振是一个非常好的诊断措施,可以发现绝大多数神经系统疾病,甚至于可以发现某些早期肿瘤,例如脑肿瘤、脑梗塞、脑出血、脑积水、某些先天发育畸形等等。如果MR没有发现问题,则罹患上述疾病的可能性就比较低了。颈椎平扫主要用于诊断颈椎病,也是这个年龄段的高发疾病。 其次,我会建议朋友们做一个颈动脉超声检查。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颈动脉狭窄已经是越来越高发的一个疾病。其危害在于,造成颈动脉狭窄的元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能会脱落导致突发脑栓塞,或者由于狭窄程度过高直接导致脑缺血。超声是方便、快捷、廉价、无损伤的检查措施,医院门诊即可检查。 最后,我会建议对于某些有症状的朋友(例如头晕、言语不利、肢体麻木无力、眼前黑矇等)做头部及颈部的CTA(CT血管造影)检查,明确发现是否存在颈动脉及脑血管狭窄,从而评估脑卒中风险。 清风医生 -NGH 中老人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尤其要注意。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吸烟史、饮酒史、运动习惯、饮食习惯、家庭史(卒中、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既往史(卒中、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 心脑血管病体检项目:化验(血糖、血脂、同型半胱氨酸、心肌酶、血粘度);心脏检查(心电、动态心电图、心动超声等);颈部血管超声、高分辨MR管壁检查,经颅多普勒;血流变、眼底检查、全身动脉硬化检测;如果必要可行头颅CTA、MRA,以及冠脉CTA。 三、重视颈动脉斑块筛查 国家卫健委近期发布《脑卒中人群筛查及综合干预技术方案》,要求针对高发地区40岁以上常住居民开展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筛查和风险评估!卒中筛查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颈部斑块筛查,颈部血管是干预的重要窗口,也是重要的干预对象。颈动脉斑块破裂或者直接堵塞管腔,影响脑部供血,从而造成脑梗等,因此在很多脑血管筛查项目里,颈动脉斑块的筛查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起来。 颈动脉超声是首选的筛查手段。操作方便快捷,收费低,可用于初步诊断颈动脉斑块的有无。据研究,在中国,31%的成年人口有颈动脉斑块。有斑块的人很多,很多人一生平安,有的人突然倒下,问题的关键在于斑块是稳定的还是易损的。 高分辨MR可用于确定斑块的性质(稳定/易损)。高分辨核磁(以磁共振易损斑块诊断技术MR-VPD为例)是针对血管壁检测的主要手段,可以直接观测颈动脉和颅内血管管壁情况,通过定性定量分析斑块成分,确定斑块是不是高危,高危的类型,从而辅助医生判断患者需不需要治疗,需要什么样的治疗,治疗的效果如何。 MR-VPD检查报告示例总之,40岁以上的成年人,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脑血管检查,尤其要注意颈动脉斑块的筛查与确诊(超声看有没有斑块,MR-VPD看斑块性质如何)。 此外还要注意生活方式的改变(戒烟,定期运动,规律作息,心情愉快,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最大程度地保持身体健康,毕竟,世界这么美好,还是活着最重要! —THEEND— 更多阅读: 我们搜集并翻译了20篇应用MRI-PlaqueView的科研文献 重磅发布!最新最热的颅内专题合辑 MRI-PlaqueView操作流程讲解视频 6幅图告诉你,什么是MR-VPD检查! 漫谈 颈动脉管壁MRI成像发展史 梅奥医学中心都用MRI-PlaqueView做科研了,还发了文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honghuazi.com/shhzgx/9082.html
- 上一篇文章: 脑血栓后遗症的康复治疗
- 下一篇文章: 夜班腹痛的老太太,差点让我掉坑一波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