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一例
专业治白癜风医院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 糖尿病,本来就不是个病,它只是一个症状。我觉得应该准确的叫糖尿症!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运动的减少,糖尿症越来越多见。作为一种慢性病,在治疗上一般需要较长的时间。尤其是长期服用西药降糖药或胰岛素的患者,治疗起来更复杂。更重要的是需要患者的配合,适当控制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用药治疗更重要! 郑XX,男,43岁。 首诊,.9.12有糖尿病史2年,两年来每天注射胰岛素16个单位,口服贝新1片,一天两次。医院就诊,要求住院治疗。患者拒绝。求治中医。一般情况可,平时大便不太成型,舌淡苔白腻,舌下静脉瘀青,脉沉滑缓。 这个病人主要是脾湿不化,脾肾阳虚,气虚血瘀。对糖等物质的吸收较少。导致血液中糖的正常值升高。 治法:温阳化湿健脾益气活血化瘀 中药3付。 知母10金樱子10芡实10白豆蔻6炒薏苡仁20茯苓10桂枝6炒白术15焦三仙10水红花子10生黄芪30砂仁6炙甘草6干姜6 二诊9.14停用西药,打胰岛素14U,空腹血糖11.6mmol,仍服用降压药(不详),口渴,喜热饮,大便不成形。舌脉同前。右腿肚子抽筋。中药4付。 生黄芪50知母6枸杞子15菟丝子15巴戟天15仙灵脾15小伸筋草10干姜15茯苓30炒白术15白豆蔻6藿香10佩兰10葛根15炙甘草6 三诊9.18药后症减,余无不适。纳可便稀,舌脉同前。7付 前方加山药15 四诊,大便近3日不成型,胰岛素见到8U,后,血糖上升到10.1mml.舌脉同前。 在治疗的过程中,当胰岛素减量且停用西药后血糖会有不同程度的反弹。这是需要提前和患者说明的,避免患者紧张。但这是必要的过程。由于患者每天都测量多次血糖,告诉我,如果提前不告诉我,我还真吓了一跳。这样就避免了不必要的恐慌。 中药7付。 生黄芪50桃仁6知母6肾四味各30干姜15茯苓15炒白术15白豆蔻6藿香10佩兰10葛根10炙甘草6当归10木香6白芍6 五诊10.2大便渐成型,血糖6.3-10.6mmol,余无不适。中药7付 加大干姜计量30焦三仙各10葛根15 六诊10.6血糖8.9-10.8mmli,夜间起夜,大便不成形,舌淡胖,有齿痕。脉沉缓滑。7付 原方继服 七诊10.16药后减轻,6.1-9.6mmol,两次14-15mmol,午后未运动。纳少,便调。舌脉同前。7付 干姜70茯苓30炒白术30 八诊10.23血糖下降至5.5-8.8隔日打胰岛素7U,大便不成形,舌脉同前,右关弦滑。嘱停胰岛素。 原方加金樱子10芡实付 九诊10.30停胰岛素后,血糖6.2-9.2mmol,尿中有泡沫,大便渐成型,舌淡苔白腻。脉缓滑。7付。 制附子15茯苓20苍术15白芍6生姜生黄芪50桃仁6知母6枸杞子30菟丝子30巴戟天30仙灵脾30干姜30白豆蔻6葛根15炙甘草10当归10木香6金樱子10芡实15 10诊11.6血糖8.2-9.2,呈下降趋势,尿中无泡沫,大便成型一天,脉关郁滑,舌淡苔白腻。右寸沉弦。7付 桂枝30茯苓20苍术15木瓜10白芍6生姜生黄芪50桃仁6知母6肾四味各30干姜30白豆蔻6葛根15炙甘草10木香6金樱子10芡实15山药 11诊11.13血糖6.3-8.0mmol,纳可,大便成型。7付。 12诊11.20血糖6.7-7.6mmol,大便成型,舌淡苔白腻,脉关郁滑。7付 山药30原方继续服用。 13诊11.27夜尿1.2次,余无不适,纳可,大便调。舌淡胖苔白腻。脉沉缓滑。温肾缩尿7付 乌药6益智仁15加入原方 14诊12.1血糖下降,余无不适,右寸沉。原方继续服用。7付 15诊12.11血糖7.6-8.4面部及胸腹部起皮疹,脉关郁滑。7付 桂附地黄丸加干姜15党参10生黄芪70知母10苍术30炙甘草6桂枝10升麻6荷叶10 16诊,12.18血糖下降到6.5,其他同前。 继续服用7付 17诊,12.付血糖6.0-6.7,大便成形,舌淡苔白腻,买沉缓滑。 制附子6补骨脂9枸杞子30菟丝子30仙灵脾15牡丹皮6干姜15党参10熟地9山药30山茱萸15茯苓15泽泻6生黄芪70知母10苍术30炙甘草6桂枝10升麻6荷叶10 18诊-1-6大便成型一周,小便次数多,起夜2次,血糖7.6,舍脉同前。7付 生黄芪70知母10苍术30厚朴15陈皮10炙甘草10桂枝15茯苓45藿香10佩兰10肾四味各30葛根15羌活3 19诊1.13滑精两次,口渴饮水少,纳可,大便稀,舌淡苔白腻,脉滑。7付嘱右侧卧,搓肚脐。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苓桂术甘汤四逆散加干姜30党参15制附子3 20诊1.22后背容易出汗,干活时后背潮乎乎的,纳可,大便成型,舌淡苔白腻,脉沉滑,双尺沉。7付。 茯苓70桂枝15制附子3干姜30党参15苍术30炙甘草10生龙骨15牡蛎15柴胡3白芍10枳实 壳10葛根15生黄芪15 21诊1.29血糖6.5-7.5口干已,后背出汗已,大便黏糊,舌淡胖有齿痕。苔白脉沉双尺缓滑。 桂附地黄丸加参苓白术丸个一丸,3次每天。半月后复诊。 2.6日,电话回访,血糖6.8左右,昨天吃面食较多,空腹血糖8mmol,嘱咐注意运动,少吃面食、米等,以粗粮为主。现在的米面,去皮,太精细了,不利于健康。 22诊2.13日血糖维持在6-7之间,舌苔白,有齿痕。嘱咐继续服用中成药一个月复查。 虽然血糖基本正常了,但体质还没完全康复,需要继续巩固,不可掉以轻心。 下面是该患者每天都坚持测血糖的记录:而且不止一次,真不怕扎呀! 市场上的降糖药物五花八门,保健品也汹涌澎湃,脐贴等等,这个市场空前繁荣! 比如胰岛素,效果很好,毒副作用也很小。很多病人自己在家里就注射了,而且长期注射。也不影响饮食,想吃啥吃啥。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难道真有这么好的事情吗?如果长期使用体外胰岛素,人体自身的胰岛素分泌肯定会受到影响,久而久之,不用则废! 其他的降糖药就不说了,它们治疗的对象是糖,如何分解糖,利用糖,转化糖! 糖作为一种人体必需的能量摄入,维持人体的正常功能,有很重要的作用。当它被人体吸收减少的时候,就会储存在血液里,导致血液里面高血糖,其实人体的五脏六腑是缺糖的,我们是该解决吸收的问题?还是把糖转化分解?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么可能终生都会服药,而且将来的并发症会相继出现,到时候更是无从下手了。 因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体质不同,所以在治疗上不会使用同一种药物去治疗所有的病人。必须因人而异,也叫同病异治。中医治疗上的着眼点在生病的人,灵魂是辨证论治。与现代西医学体系迥异,何去何从,慎重选择。 张同涛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honghuazi.com/ycshhz/11624.html
- 上一篇文章: 生活行为与慢性疾病之ldquo联络图
- 下一篇文章: 老恩师秘授珍藏多年良方,疗效非凡,愈人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