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医院心血管内科在超声医学科、麻醉科、介入诊疗科等多科室协作下,成功开展第一例“三维标测下房颤射频消融+经皮左心耳封堵术”,标志我院心血管内科结构性心脏病介入实现新突破,电生理治疗再上新台阶!目前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近日即可出院。

慕名求医,选择手术

接受手术的幺某,既往房颤病史3年,糖尿病2年。华法林抗凝加控制心室率治疗。病情一直比较稳定。一年前,患者突发单侧肢体无力再次就诊,我院头颅核磁提示急性脑梗塞并发少量梗塞后脑出血,给予对症治疗好转。近一年来,患者一直在心内科门诊随诊。期间要多次就诊于宁医院,均建议尽快行射频手术。

患者和家人经过比较并反复与宋秀萍主任及团队内医生沟通,最终选择医院心内科进行射频消融手术治疗。

紧密配合,手术圆满成功

手术前,宋秀萍主任带领电生理介入团队对患者进行充分的手术评估,长期抗凝治疗容易并发出血风险,而且患者的术前心脏超声提示左房明显扩大,如果单纯行房颤射频消融,术后仍容易出现房颤复发,故综合考虑后建议采用目前国内外较为流行的术式,“一站式手术”即在三维标测下房颤射频消融+经皮左心耳封堵术,让患者最大限度地摆脱脑卒中的风险。

考虑到经皮左心耳封堵术为一项风险大、难度高的手术,并且该手术为本院首次开展。宋秀萍主任在团队内对该手术的诊疗规范、操作流程、所需设备设施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发生意外风险的处置预案做了详细讨论,提出为确保手术的安全性,特邀请华西医科大学杨静教授进行手术指导。

  心内科宋秀萍主任和马吉杰副主任医师在专家指导下完成三维标测下房颤射频消融术,行环肺静脉完全电隔离成功后,患者恢复窦性心律,随即准备进行经皮左心耳封堵术。为明确左心耳形态,行房间隔穿刺进行左心耳造影,发现左心耳形态呈菜花样,共干较短,属于左心耳封堵手术中最为复杂的一种类型。为保证手术安全,给予患者全身麻醉,经食道超声在0度,45度,90度,度多角度观察,并进行测量和计算。选择合适的左心耳封堵器,之后在经食道心脏超声的指导下准确定位并完美释放封堵伞,最终反复确认左心耳封堵效果良好,手术圆满成功。

手术结束,患者很快清醒,未感任何不适。随后,杨庆教授和宋主任一起给患者家属做了详细的讲解,解除了患者家人的担心和疑虑。心脏超声复查未见异常。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动,无手术并发症且恢复良好,拟于近日出院。

  此次手术,是医院首台房颤一站式手术,医院也是非常重视。术前,杨伟宇副院长认真听取了宋秀萍主任的汇报,并亲自组织心内科宋主任团队、麻醉科徐淑兰主任、功能科张蓉副主任对该手术进行了详细论证和讨论,保证该手术的成功。该手术的成功实施,不仅标志着医院心血管内科在心脏介入诊疗领域迈上了新的里程,医院在该项技术零的突破,更为银北地区心血管治疗技术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突破!

突破!医院首台房颤一站式手术。

发生房颤常见的症状:1心慌,感到心脏跳动不规则漏跳或者跳动过快.2、气短,尤其发生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3、乏力感到身体无力。4、胸痛感到心前区的闷痛5、晕厥,突然晕倒,伴有意识丧失,房颤可引起脑卒中、心力衰竭。如果及时接受正规治疗,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降低,同时发生心源性猝死的风险也大大降低。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患者的寿命。脑卒中是房颤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而房颤引发的脑卒中事件主要源于左心房内形成的血栓脱落。因此,房颤治疗需要抗凝治疗。但传统长期口服抗凝药物具有高出血风险。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中,90%以上的左心房血栓位于左心耳。因此,左心耳封堵对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血栓预防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通过隔离左房与左心耳,达到预防左心耳内血栓脱落引起脑卒中的目的。而采用“一站式”治疗技术,既消融了房颤,又闭合了血栓发生的根源部位-左心耳,而且一次手术达到两个目的,在减少患者痛苦的同时,也能节省费用、减少医疗资源投入,为患者提供了治疗全新选择。

  近年来,医院心血管内科不断学习创新,紧跟学术前沿,积极开展多项新技术。目前,心血管内科已成功创建国家标准胸痛中心、高血压达标中心及心脏康复中心。致力于心血管介入治疗和术后的心脏康复治疗。现正稳步推进创建房颤中心、心衰中心建设。全面提升心血管疾病的诊疗水平,健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体系,努力造福石嘴山市周边广大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使患者能便捷地享受到最先进的心血管诊疗技术。

欢迎广大市民前来就医,随时预约手术。

专家门诊:宋秀萍主任,周一上午、周三下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honghuazi.com/ycshhz/11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