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西部院区普内科主任牛洪体谈脑栓塞的防治

葛大爷得了脑梗塞困惑不解

60多岁葛大爷上个月突然出现言语不清、肢体无力的情况,医院治疗。经检查,考虑葛大爷为脑梗塞,给予溶栓等治疗后痊愈出院。但葛大爷对自己会得脑梗塞感到困惑不解,因为他每年体检时,血压、血糖、血脂等各项指标都正常,而且每天服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对此,医生告诉葛大爷,他忽略了自己有多年的房颤。曾有医生建议他抗凝治疗,但葛大爷认为太麻烦而未引起重视,而这次脑梗死就是房颤栓子惹的祸。

房颤栓子90%会引起脑栓塞

房颤是什么病,怎么会引起脑梗死呢?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是指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是严重的心房电活动紊乱。由于房颤时心跳不规律,会导致心房丧失收缩功能,血液易在心房内淤滞而形成血栓。血栓一旦脱落,则可随着血液流动至全身各处,其中90%的栓子会流动到脑部导致脑栓塞。

因来自心脏的栓子阻塞了脑动脉导致供血区缺血坏死和神经功能缺损的缺血性卒中,被称为心源性脑栓塞(CCE)。在临床中,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较无房颤者至少高出5~7倍。而且房颤引起的脑栓塞总是静悄悄的,就像一个时刻潜伏着的敌人一样,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突然冲出来,给你致命一击。

脑栓塞与脑血栓大不相同

脑栓塞与脑血栓都属于缺血性脑卒中,由于二者的症状相似,临床上经常有患者和家属把它们混为一谈,事实上它们因为病因不同,预防方式也有所不同。脑血栓与脑梗塞的不同主要有两大点:

发病机制不同

脑血栓: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内膜炎以及血液黏稠度高,导致脑血管局部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引起的病症。

脑栓塞:是身体其他部位(多为心脏与四肢血管)形成的“栓子”,如血凝块、脂肪、空气、心脏瓣膜上的赘生物等,脱落进入血管后,流入脑动脉血管,堵塞管腔,从而发生脑栓塞缺血,引起与脑血栓形成的相同后果,但它的原发病不在脑内。

临床症状有区别

脑血栓:以中老年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多在安静状态下发病,初期可有肢体麻木、无力、头痛、头晕等症状,数日内可出现半侧肢体失灵、失语、意识障碍、昏迷等情况,严重者会发生死亡。多数患者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短暂脑缺血发作及糖尿病等病史。

脑栓塞:以中青年人多见,本病临床表现的轻重与栓子的大小、数量、部位、心功能状况等因素有关。往往起病急,多无先兆,症状和脑血栓形成相似,有头痛、呕吐、意识不清等症状,常引起失语及右上肢为主的偏瘫、感觉障碍。患者多有心脏病,特别是风湿性心脏病、心房纤颤等病史。

治疗房颤是预防脑栓塞的关键

近年来人们对预防脑血栓有了很大的提高,控制血压、血糖,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他汀类药物,多数人都能够坚持。但对于房颤患者的抗凝预防治疗却认识不足,导致脑栓塞频繁发生,给患者及家属造成巨大的经济及社会负担。

据美国家庭医师协会(AAFP)发布的《AAFP新发房颤药物治疗指南》建议,房颤患者应接受长期抗凝治疗,除非卒中风险小(CHADS22)或有特殊禁忌证。抗凝治疗选择应根据患者偏好和病史,抗凝治疗药物包括华法林、阿哌沙班、达比加群、依度沙班或利伐沙班。

尽管脑栓塞与脑血栓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症状存在差异,但两种疾病的治疗方法基本相同,主要是依靠超早期发病6小时内,最好是3.5小时内静脉点滴溶栓药物,或用动脉导管介入治疗。

医院西部院区神经内科牛洪体主任提醒广大患者,时间就是大脑,无论是脑栓塞还是脑血栓患者,一旦错过了溶栓时机,脑功能将很难恢复。为此,医院西部院区开展了脑卒中绿色通道,可为每位脑卒中患者提供及时的个体化治疗方案。该院区开设的心脑血管专科门诊,周一至周五上午可为广大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特别是房颤患者提供专业的咨询指导。

专家介绍

牛洪体

主任医师

医院西部院区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年7月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医疗系。年至医院神经内科进修学习,年完成河南大学研究生进修班所有课程获结业证书。现任河南省医师协会内科专业委员,河南省老年病学会体外反搏专业组委员,开封市医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曾主持、参与市级科研三项,均获开封市科技进步贰等奖,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擅长脑血管疾病、头痛、头晕的诊治,在我市率先开展体外反搏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

责任编辑/暴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honghuazi.com/ycshhz/7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