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消融术中血栓不容忽视的问题
尽管房颤消融围手术期脑栓塞发生率1%,但无症状性脑栓塞(隐匿性脑卒中)达5-20%,因此房颤消融术中血栓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ICE如何术中监测血栓也成为近期一些学术会议上讨论的热点。8月19日正好再次碰到这样的病例和大家分享一下,并谈谈个人体会。 患者女性,68岁,短程持续性房颤,术前食道超声排除心房血栓。我们常规ICE先行左房建模包括左心耳、肺静脉、食道位置标记;然后在ICE指导下行房间隔穿刺。第一针穿刺成功后,导丝送入左上肺,准备将SL1鞘送入左房,此时发现鞘管头端有“漂浮物”(病例1,视频1)。鉴于以往经验考虑接触性血栓,立即按体重予以U肝素,并撤出SL1鞘内扩张管,回抽血、体外证实有血栓(图1)。 其实早在年4月份我们刚开展ICE指导下房颤消融时就发现这样的现象(病例2,视频2),当时考虑希阿里氏网,后来也陆续发现几例,但一直未予以重视。 还有一个病例(病例3,视频3),是在房间隔上发现团块样附着物(ICE建模时并没有),当时也不确定是什么性质,有人考虑欧式瓣的一部分(?)。 但直到下面这个病例(病例4)改变了我的观点。这个病例是在SL1鞘送入左房后,ICE发现左房腔内有漂浮物(视频4);也立即按公斤体重给予肝素,观察半小时漂浮物大小和位置都没有改变;ICE多个扇面检测,漂浮物似乎连着房间隔,加上本身存在卵圆孔未闭,考虑房间隔穿刺时撕裂的内膜可能。但在送入Lasso至左上肺静脉时,发现漂浮物随之移位了,当时决定将Lasso撤回SL1鞘内,一并拔除,体外证实为血栓(图2);ICE再次检测左房时未再发现漂浮物。 正因为有了病例4的经历,回过头来想想,其实病例2和3可能并非希阿里氏网或欧式瓣的部分结构,同样血栓可能性比较大。鉴于以上的认识,在前日的病例手术过程中,发现鞘管头端异常漂浮物后,果断回抽取栓。ICE在房颤消融术中的确可以起到实时监测血栓的作用,但术中如何更好的预防血栓值得进一步探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honghuazi.com/shhzbm/11455.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医药根治高血压9
- 下一篇文章: 杨以宁主任丨三叉神经痛案例三叉神经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