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以宁主任丨三叉神经痛案例三叉神经痛
1.2.3.4.5.6.7.8. 面痛”是中医的病名,类似西医的“三叉神经痛”。此病之痛极为难忍,且发作频繁,不经过治疗难以自愈。即使缓解仍易复发,复发后症状较前加重,治疗也较困难。 专家简介 杨以宁 北京中医知名专家 ▼ 临床诊疗经验四十五年 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 国医大师周超凡亲传弟子 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理事 神经内科联合诊疗中心会诊专家 北京全域联合面神经研究院专家 ▼ 面瘫、面瘫后遗症、面肌痉挛、面肌萎缩、头痛头晕、焦虑失眠、记忆力下降、梅杰综合征、三叉神经痛、癫痫、脑萎缩、脑出血后遗症、脑血栓、脑缺氧、供血不足、中风偏瘫、帕金森、颈腰椎压迫神经引起肢体麻木疼痛等神经内科疾病。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在中医诊疗面神经疾病方面颇有积淀和建树。早年学习中医时,师从中医学家关幼波的堂弟关隆老先生,潜心学习中医诊治疑难病。近年来不断探索,拜国医大师周超凡老先生为师,在中药用药方面继续下苦功夫,深入研究。曾多次受邀参加中西医疑难病诊疗学术报告会并发表重要演讲。曾多次受到BTV北京卫视《北京您早》、《都市晚高峰》等栏目的采访;同时也作为北京法制晚报《健康大讲堂》栏目受邀嘉宾,对于面神经疾病进行科学宣教,得到众多业内人士和患者的广泛 话说天下有种痛叫“三叉神经痛”,如果将疼痛的级别分为10个等级,那么三叉神经痛属于第10级的疼痛,被称为“天下第一痛”。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脑神经疾病,以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痛为主要表现,发病率可随年龄而增长。 三叉神经痛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右侧多于左侧。该病的特点是: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的,发病以骤发、骤停为特点的,呈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的,顽固的,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疼痛历时数秒或数分钟,疼痛呈周期性发作,发作间歇期同正常人一样。 我们看看三叉神经痛的背锅侠! 三叉神经痛开始常常被忽视,患者开始容易认为是其他问题,这跟大众对此病认识不足有关,还需要多进行健康科普宣传。常见的背锅侠有以下几位: 第一名:牙痛 许多三叉神经痛一开始常常被误认为牙疼,原因是两者的疼痛部位和疼痛程度十分相似。患者首先会去口腔科就诊,如果正好赶上那里的牙齿本身有些问题,则倒霉的牙齿就会引来“拔牙之祸”。患者也会后知后觉地说:“牙也拔了,还疼!”。鉴别的要点在于疼痛的性质,牙病引起的疼痛多为持续性疼痛,且局限于齿龈部,由于牙龈发炎,疼痛多伴有肿胀。疼痛的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并不明显。 第二名:偏头痛 如果是三叉神经眼支疼痛,容易和偏头痛混淆。偏头痛也可以表现为剧烈疼痛,呈闪电样、刀割样等等。鉴别的关键点在于疼痛的部位:偏头痛的疼痛部位常超出三叉神经范围,头痛发作前可有视觉先兆,如视力模糊、暗点等,可伴恶心、呕吐。疼痛持续时间长,往往半日至1-2日。 第三名:舌咽神经痛 舌咽神经痛容易与三叉神经下颌支疼痛混淆。舌咽神经痛的疼痛从扁桃体区及舌根起,向外耳道放射,亦可向耳前、耳后、耳廓或本侧半个面部放射。而三叉神经痛多在舌尖及舌缘。舌咽神经痛的疼痛亦为阵发性,大多在吞咽时发作。发作时患者多用手压迫下额角下方。在舌根背面外侧及扁桃体处有“扳机点”,颈外皮肤无“扳机点”。 结语:作为一名神经内科的医生,经常接诊各种神经痛的患者,包括面瘫、面瘫后遗症、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等等,深知神经性疼痛所带来的巨大痛苦。但是很多时候患者并不知道中医中药在治疗疼痛方面的优势,由于疼痛的突发性和剧烈程度,患者往往直接选择止痛药,但是止痛药只是权宜之计,并不能真正解除疼痛。在此希望通过这个病例,告诉广大的三叉神经痛患者,不妨来试试中医中药,一定会尽力帮助您减轻或者解除“天下第一痛”的苦恼。 —往期回顾— ●1、面瘫后遗症两年,中药两个月,患者复诊:抬眉、口眼联动都改善了! ●2、面瘫十六天、中医用药7天恢复,患者:我都没事儿了,太谢谢主任了 ●3、孩子癫痫频发影响上学,中医施治,家长:孩子长高了、长胖了,其他什么情况都没有! ●4、面肌痉挛一年,中医辨证施治,不自主抽动消失! ●5、三叉神经痛好几年,病人一直都不知道是什么病,治疗后比之前好多了! 联系方式一点击文末左下方“阅读原文”,立即向我们留言! 联系方式二专家联系方式 专家助理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honghuazi.com/shhzbm/11461.html
- 上一篇文章: 房颤消融术中血栓不容忽视的问题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